原文引用:
中新社阿什哈巴德十二月十三日电(张朔吴绮敏)正在土库曼斯坦进行工作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给这个传统友邦送了一份墨香扑鼻的“国礼”。
《大中华文库》、《中国大百科全书》、《二十四史全译》、《中药基础知识》、《中国针灸学》……一千零五十六套、两千零五十四册(盘)图书,内容涉及中国历史、哲学、文学、中医药等诸多领域。这都是应土库曼斯坦阿扎泰国际语言学院汉语专业师生所需而精心选定的。胡锦涛说,赠送这批图书,是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土库曼人民的友好情谊。
笔者观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象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次赠书彰显中国文化五千年岁月的痕迹、彰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情怀,是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厚重的精神动力新起点。
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丰厚的物质积累和充足的现实财富,更取决于它能在什么样的高度上给自己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而文化正是这种永恒印记的承载者和记录者。在21世纪国际竞争、信息共享、技术趋同的社会背景下,国家的安危不仅仅系于城池的得失,更涉及文化的存在方式与制度,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共同的艺术和道德、共同的传统和认知,这是社会团结和国家进步的最宝贵资源。这次赠书彰显在中国,只“拿来”不送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正成为热门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此笔者提醒广大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同样要转变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观念,那种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保守的观念,本身就是非现代的、落后的观念。这次总书记赠书意义非凡,中国文化产业也要在发展过程中以更博大的胸襟对待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除了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侵蚀,对发达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技术、方式都可以大胆借鉴、积极学习,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这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之后理应具备的大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