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房退税”的争论已呈白热化,成了最近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说‘购房退税是惠顾富人之外’,更有荒唐的论点说‘购房退税是劫贫济富’,是‘穷人邦富人买单’。其理由是:‘税费的减免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转移,通过转移,一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变轻了,其他人的责任就对应便加重了,不论税费波动带来公共服务水平是上升抑或下降。购房退税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自然是让一部分相对更有钱的人社会责任变轻了,但却转移到了那部分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身上,是穷人在帮富人买单购房,这种赤裸裸的“劫贫济富”从社会公平和税收的财富分配职能上来说完全脱离了其原属道义准则’。
从表面上看,购房退税的人获得了所得税费的减免,但是购房者的投资行为和举措所产生出来的对经济拉动作用过程中的各种税费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仅仅从这一点就完全可以看出,购房退税绝对不能说成是“劫贫济富”。
其次,现在的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消费就是生产”,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消费只是单纯的享受。既然是一种生产行为,享受免税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否则,国家为什么会制定那么多购房交易环节中的减免税费政策措施呢?
同时,作为在经济危机时刻鼓励消化市场上已经开发出来的高档房的措施,“购房退税”可以弥补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高档消费的减少这一市场缺口。起到提振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活力的作用。即便是有了“购房退税”政策,在实体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时刻,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还不太足的时候,投资买高档房的行为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变成实际行动的。这也是舆论上为什么会出现“买房是一种爱国行为”、“高收入群体能够救经济”等这类有争议的说法的重要原因。
而且,这些高端定位的产品与普通百姓需求的产品并没有直接的冲突,收入高的群体在“购房退税”的吸引下,会拿出更多的收入和储蓄投入到高端定位的商品房,由于只有一次机会,他们也大多会用于自住,很难用于投机。所以,这种个人的高消费投入使国家的产业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可以增加政府的土地收入和开发企业的收入,也同时提高了国家和开发企业投资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的能力,因此,这种行为是享受“购房退税”的高收入群体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可见,说‘他们的社会责任变轻’完全是无稽之谈。
而收入的高低是个人对企业、社会和国家贡献大小的直接体现,毫无疑问,无论是在企业和政府工作,投资企业还是买房,高收入群体创造的社会价值,既远远超过他们的收入也超过低收入群体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退回的那部分税收本身就是由高消费群体创造的,那么说什么‘转移到了那部分没有能力买房的人身上,是穷人在帮富人买单购房’,完全缺乏事实依据。说“购房退税”是‘赤裸裸的“劫贫济富”从社会公平和税收的财富分配职能上来说完全脱离了其原属道义准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在享受各种各样的减免税政策,而同时,这些企业也在交纳其他税收并在创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发展。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减免税政策,就是因为它们能够起到创造比减免税那部分优惠更多的税收和社会财富,而不只是静态地减少了国家的税收。因此,我们要用发展和全局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政策。
另外,从根本上讲,“购房退税”本身是体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吸引国家和地区发展所需人才的战略性措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效地聚集人才的良策。不是简单地为了“救市”和所谓的“托市”之举。我们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都没有建立这样的战略举措,是由于各地政府缺乏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正确理解、多是以短期行为和片面地看重GDP的增长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致。这就使我国多年来,一直未能吸引到足够的各方面和各层次的优秀人才,来改变我们的产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地位、我们发展和管理理念落后、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低下的现状。
诚然,任何政策都有利弊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出台政策时要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和国家经济出现严重下滑之际,重提此战略,既符合国家和地区的长远发展利益,又符合国家和地区目前发展的现状,显然是利大于弊,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也更不能用“仇富”、或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不健康心态来看待这个政策。否则的话,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可能就更难推行了。因为享受者要占用的公众的社会资源和国家拿从其他方面的收入(包括高收入群体创造的各种税收的土地增值收入等等)来优惠低收入群体,是否也可以用‘赤裸裸的“劫富济贫”,来形容呢?从社会公平和税收的财富分配职能上来说是否也完全脱离了其原属道义准则呢?
即便单纯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购房退税对谁都是公平的,能否享受得到是个人自身能力的体现。因为,它也需要享受者有一定的投入,这就要求享受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支付能力,是享受者多年努力奋斗和积累而换来的结果,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儿饼,也没有占用别人的资源,更不可能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短期投机炒作。如果,将政策定得更加科学和有操作性就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购房金额的大小,金额越高可享受的退税可以越多,这样可以避免高收入群体利用较多的退税优势,对低收入群体的产品购买产生不公平竞争。
所以,评论者要正确理解市场竞争、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律,不能瞎子摸象那样去理解事物,狭义地去思维和考虑问题。普通低收入群众更应该放平心态,客观地看待这些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提高国家对低收入群体保障能力的政策。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