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经济问题“覆盖”两会吗?
—— 从央视网“你最关注的两会话题”调查结果谈起
“政协”开幕了,明天“人大”也将开幕。两会开始注重网络民意了,央视、搜狐、人民网等各大门户网站开设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板块,任何人都可以向总理直抒胸臆,这不可谓不是民主政治的一个进步。温家宝总理近日与网民的交流,更凸显其对网络民意的重视。
但仅从政协会议开幕和贾庆林主席的报告来看,似乎整个被经济问题覆盖了,如果还要再加上一点的话,那就是“维稳”。诚然,现在是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尽管人们首先要穿衣吃饭,但我们的两会能让经济问题完全覆盖吗?经济政策仅仅是政治的一部分。老百姓就仅仅关心经济问题吗?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没有联系吗?诚如是,为何政治和经济形成了结成一体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学科?
央视网站推出的“2009两会,您最关注哪些话题?”调查问题较多,结果难免分散,但百分比显示,网民最关心的话题恰恰不是就业、不是收入分配,位列榜首的却是“反腐倡廉”,这确实非常耐人寻味,请看下图——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温家宝在2月28日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实录中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我们必须承认,温总理确实是实事求是的,虽然并非长篇大论,但句句说的是实话。以下是来自央视“复兴论坛”的原文字:
-----------------------------------------------------------------------------------------------
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与网民进行了2个小时的在线交流,数以亿计的海内外网民向总理提问,内容涵盖当前国家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的热点话题。
温总理曾多次表示,他非常关注网上民意,此次与网民的零距离接触,更见证了“中国式总理”重视民意、听取民声、与民沟通的亲民务实的作风,无疑会受到全国亿万网民和所有百姓的欢迎与称赞。
复兴论坛现将总理的精彩答问摘录给网民。
【温家宝】许多网友在网上提出为什么还不建立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我认为这个建议是正确的,这应该是反对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说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产收入实行公开。当然,这件事情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就必须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并且长期地保持下去,使它收到真正的效果。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这项工作。
【温家宝】谢谢。至于我自己,我一直认为我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在三、四十岁的时候也和你们大家一样,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今天还在山沟里拿着锤子跑地质,人民给了我这个权力,我不知道如何来报答大家,因此,我就竭尽全力。
【温家宝】我曾经在纽约的一次座谈会上讲过,我说,我希望我能做到两点:第一,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第二,就是我和我的政府要尽一切努力,为人民服务。
【网友“IP 222.240.42.*”】总理,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的纪检干部,现在很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太大了,很多腐败都是因为权力过大造成的,总理,您对领导干部的权力怎么看?您对您手中的权力怎么看?
【温家宝】前几天,新华网做了一个统计,说在网民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反腐败。我深深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在应对金融危机这样重要的时候,而群众却十分关注反腐败?我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一个社会稳定的三个顶梁柱。而在这三者当中,政府廉洁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
【温家宝】我懂得百姓之所以关心反腐败,是关心我们政府的基础,就是要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政府。提起反腐败,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制度问题。因此,就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而又不受制约的问题,只有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滋生。
【温家宝】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正积极准备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
--------------------------------------------------------------------------------------------
温家宝总理的话是一语中的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一个社会稳定的三个顶梁柱。而在这三者当中,政府廉洁尤为重要。”可以说,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政府、官员的廉洁就越显得重要,因为老百姓会比以往更加在意政府行为的公正、公平,更加容不得挥霍浪费和随心所欲地“折腾”;也只有一个廉洁、公正、守义的政府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度过难关。温总理理清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如图:
因此,笔者认为,两会如果被经济问题完全“覆盖”了,这是很不妥当的。那些让百姓憋气、痛苦、愤怒的事情得不到解决,积怨累积,在金融危机、生活艰难的时候,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容易爆发;反之,政府、官员和人民群众如果能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相互沟通,再难的难关也是可以度过的,犹如抗日战中的“共赴国难”。中国有这样的先例。这个道理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逻辑,借鉴温总理的阐述,笔者想问一问两会代表并提请国家领导考虑:
一、全国几百万出租车司机在不公平竞争中遭受层层盘剥,这不与“民生”有关吗?经过了几乎波及全国出租车罢运风波的今天,有关出租车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应当尽快制订出台吗?因为代表委员中可能没有或极少有出租车司机,于是对此就可以忽视吗?难道还要再等到出现什么“事件”才来解决吗?
二、反腐倡廉既然已经成为全国网民(是否也可以视为全国人民)首要关注的问题,两会该不该做出一些决策?如何解决温总理所说的“权力过分集中而又不受制约”的问题?我国反腐败的法律法规该不该完善?其执行机制应该不应该有一个较大的改革?(关于此,笔者已有专门的博文,见《假如我是代表委员:提案建议如下立法》),不再赘述。
三、经济上“保民生、保增长”固然是重要的,可是如果连公民的人身权利以及其它相关权利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那样的“增长”有何意义?两会代表们关注过没有,全国还有多少访民正遭受着迫害和不公正待遇?(见博文《两会代表:请勇敢地为人民说话吧》)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民怨淤积,对稳定与“和谐”有好处吗?即将开幕的人大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笔者听到了有关畅通公民诉求、表达渠道的努力目标,但是该怎样做到呢?
四、为了监督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带领人民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热心于国家或地方发展的公民常常希望了解政府信息,也有建言献策的热情,可是,为什么公民要求政府公开信息那么难呢?为什么总要诉诸法院有时才能实现呢?对于应公开的信息政府就是不公开,对于这种不作为,人民该怎么办呢?上级政府该如何处置呢?人民为此而信访、上访的渠道畅通吗?为什么有那么多政府人员公开“截访”?甚至监禁访民?08年出现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其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几乎每一起事件都与公民与政府信息无法沟通、无法对话有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何日才可能实现?
五、《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第二条规定:“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目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也要求“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情况”。政协很好地履行了这些规定了吗?为什么在贾庆林的报告中没见到这些有关“监督”的内容呢?在政协网站的提案选登中,为何极少见到与上述规定相关的提案呢?在各地出现的那些执法违法、侵害公民权利违反“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令人气愤和痛心的一系列事件中,各省人大、政协、地市人大、政协做过些什么呢?发挥了监督作用了吗?为“维稳”而“维稳”行得通吗?
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和改革法制、保障公民的民主监督和表达权利、改革和完善反腐败机制与法律,这些与抗击金融危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凝聚全国人民的人心,更加同心同德地与政府一道克服困难,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标本兼治的。□
--------------------------------------
【相关链接】
视 频:出租车行业“份钱”的罪恶
应学俊:两会代表:请勇敢地为人民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