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黄河工程有限公司学习刘先明的“三位一体”


郑州黄河工程有限公司学习刘先明的“三位一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企业精细管理的思考

来源:资源网 作者:杨文娟 发布时间:2007.10.29

http://www.lrn.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0/t20071029_162249.htm

今年年初开始,“精细管理”就成了我们河南治黄工作中又一个流行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既非技术,也非经营,而实实在在是属于企业管理范畴的名词。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我们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是治理企业的一剂良药,它包含一种管理思想,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企业发展战略,一种企业文化习惯。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郑州黄河黄河工程有限公司正在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宣传精细化管理理念,使精细化管理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宏观上看,说明了我们的治黄事业已经迎来了需求引导行业发展的阶段,市场、管理和创新将成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从微观上看,我们已经认识到管理是一切的基础,未来的竞争和发展都建立在它的上面,管理决定了企业今后的发展态势和潜力。因此,“精细管理”的提出应该算是拉开了我们公司企业管理变革的序幕。
一、精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
精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无论个人和集体,总有一个奋斗目标,例如国家的目标是繁荣富强,企业的目标是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个人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等等。正是具备了目标性,才促使着人们不懈努力,奋勇拼搏,从而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但是人们实现目标的途径却不尽相同。在朝着人生或者企业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有的急功近利,有的贪大求全,有的稳扎稳打,有的患得患失。而精细的管理者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积累”的指导思想为自己设定方向。古语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精细的管理者总是认真地迈好每一步,做好每件事,无论有多大的目标,都注重小项目的积累。在小有成就以后,也不会忘乎所以,坚持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思想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最终实现目标。比如海尔用20年的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一个走向国际的大企业绝非偶然,这归功于海尔在向自己远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认真地把握了每一小步。海尔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备受人们尊重的企业之一,正是具备了这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管理思想。它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精细管理的落实和不断推进,实例证明了精细经营管理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修炼。
二、精细管理是一种工作态度
精细管理是一种工作态度。创新思维,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将日常精细管理工作引向深入。精细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当前公司形象改造工作仅仅是精细管理工作的表层部分,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将公司精细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同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精细管理工作,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最终改变公司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建设成精细节约型企业,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精细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它强调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这种工作态度,是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取向。
三、精细管理是一种企业发展战略
精细管理是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当今高科技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在推进精细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精细管理”是企业全员智慧、力量发挥、集合结果的观念,紧紧围绕年初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内抓精细管理,外求创业发展”之线,扎实进取,开拓创新,企业经营业绩才能较快增长,高效益低成本体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好势头。公司自年初以来,利用精细化管理这个杠杆,制定了5章35条精细化管理办法,做到条条有制度,样样工程有标准。制度、标准、考核为一体管理制,形成员工遵循的工作方案,达到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的管理制。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没有相应的制度,就是一盘散沙,精细化就是我公司在原有各种规章制度中所浓缩。我们从事治黄工作,更是讲究细致严谨,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要想当好参谋助手,要想做到“领导要什么就能拿出什么”,纸上谈兵不行,得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比如,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的结构现状、工资福利、职务级别、考核奖惩,哪一项离开了清晰的基础数据做保障,都无从谈起,能力再强的人也只能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做大事,小事先做好。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见,放下架子,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干好每一项细微的工作,把小事做实、做透,不让领导操心,不让同事费心,这样的领导就是好领导,这样的职工就是好职工,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出色,我们的事业才更有希望。
四、精细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习惯
精细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习惯。文化管理是企业的最高管理,经济越发展,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越显重要。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公司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大道理等方面先来武装全体员工的灵魂,打动全体员工的"心",形成一种"灵魂深处搞管理"的良好企业氛围。为了实现公司新的战略目标,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我公司2007年在深入开展以“和谐、竞争、开放、关爱”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上,立足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精细化管理效益活动的开展,对“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建设正步走+社会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方式、新工具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它之所以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其系统、创新的管理思维、管理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理论在企业进行扭亏为盈、谋求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好实践方式。也是全力构筑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民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

文化是一种习惯,重在养成,重在自我创造。现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已把企业推向发展的快车道,管理不实、不细的问题将在企业里得到集中暴露和表现,企业在快车道上行驶面临着比以前更大的风险和危机,员工须增强对夯实管理基础、推进企业文化、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精细管理工程的理论或观点比较符合现代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要求。对于郑州黄河工程有限公司来说,如果“精细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是治理企业顽症的一剂良药的话,那么,构建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就犹如增添了一剂补药。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升治黄事业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管理上的精细化不仅能加强职工的责任意识,而且在无形中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而形成一种带动企业良性发展的健康机制。而我们的精细管理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工作态度,一种企业发展战略,一种企业文化习惯。它对企业,对个人,对家庭的幸福都是无形的资产。虽然企业管理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我们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用积小流而成江河的态度去实践精细管理,只有以这样的认识去实施推行精细管理,才能使精细管理逐渐彰显其魅力与优势。

结束语——面对水利水电施工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有效对企业规范管理已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对企业精细管理作了简单的论述,但还有待于同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以共同提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郑州黄河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zzyrec.com/index.asp

http://www.zzyrec.com/intr/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