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集体学习“社保”
鲁宁:2009年5月25日信息时报专栏文章
愚见以为,上周分量最重民生新闻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13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保体系和中国社保体系建设(见新华社23日电)。
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始创于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组成之初,每月一次,每次选定一个重大主题,每次均有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在组织集体讨论后发表讲话。以国际国内两种视野,把学习内容锁定于“社保”,较之以往数十次集体学习还属首次。
公民表达已成当今社会常态,凡有重大民生政策酝酿或推出,必被媒体及网络评论重点关注。然而,24日国内媒评和网评均“忽略”了上述学习会所蕴含的重大民生关切和政策信号。举24日新浪网新闻频道为例,四大评论主题分别“拘泥”于卢武铉自杀、株洲塌桥善后、邓玉娇案及老阿伯为民除害出错......当然,这也怪不得新浪评论频道,无米不成炊呀。
当下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社保欠缺乃“拦路虎”之一;立足长远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基本社保之保障程度将成为主要阶段性衡量指标。明确把城乡社保纳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施政纲要系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此作较完整阐述是十七大报告以2008年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胡总书记在本次学习会上的讲话,决非重复以往认知,而是结合现状之迫切以及实际推进过程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梳理、阐述强化中央的鲜明态度和立场: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社保、“社救”及“社福”为基础,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资金主渠道,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低保为基础,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以首先做实省级统筹账户和统一全国社保关系转续为两大突破口......所有这一切,反映出加快建立城乡社保体系,力求近期有较大突破,让民众直接感受善政之实惠,不只是政府工作任务,更系执政党坚定之执政意志。
各位看官定当明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三大关键词决非空洞宣传口号,结合“大民生改善”,涉及全体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五大阶段性施政目标,依据本次学习会传递的信号,中央显然已把人人享有基本社保锁定改善民生“系列目标”之优先目标。
坦率言,与中共中央对城乡社保的重视与关切作对比,到了地方各层级,从认识、措施、投入是参差不齐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会锁定“社保”议题,并敦促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社保理论和实践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加大实施力度等措词,均系有的放矢。
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危机,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是为化“危”为“机”基本落脚点,以此视野回观城乡社保,各位看官自会顿悟:此举抓住了“三保”之牛鼻子......观社会有无变化进步,大处着眼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