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
为扔而读的一些书.今天开始读.
马克思的"异化论"与老子的"道德经"
马克思青年时期,提出过"异化论".马克思认为,人及社会事物的发展,很有可能走向他的对立面.其实中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明确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老子"道德经"中,充满了对立的概念.如有无,刚柔,生死,阴阳,美丑,荣辱,损益,智愚,兴废,难易,贵贱,多少,先后,动静,攻守,进退,强弱,厚薄,轻重,等等.可见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含有对立的两方面,并且互相依存.
没有难,就没有易;
没有生,就没有死;
没有荣,就没有辱;
没有美,就没有丑;
没有兴,就没有废;
没有智,就没有愚;
没有贵,就没有贱;
没有先,就没有后;
没有动,就没有静;
没有强,就没有弱;
没有进,就没有退;
没有刚,就没有柔;
没有阴,就没有阳.
老子还提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章).即是说,灾祸的旁边可以紧靠着幸福,幸福的后头可能埋伏着灾祸;正面可以变成反面,善良可以转为妖孽. 老子明确看出了天地万物总是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的客观规律. 老子的这种观点,与18世纪黑格尔的辩证法几乎没啥两样.
马克思的"异化论,是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而提出的.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潜心研究者,回殊途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