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会议要求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为:一是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二是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两岸直接“三通”的需要,提高发展保障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四是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推动跨省区域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继续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七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
读完新闻稿,感慨良多。从地方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时经有年,但从国家层面上讲,无论是国家的“十一五规划”,还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政府文件,管理层始终未能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提法,都只是提“支持海峡西岸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区建设”,而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管理层与地方上显得“同曲不同调”,让地方上略有不尽如人意之感。此番管理层通过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不仅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提法,而且还要求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更重要的是还提出了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这是管理层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认识上的一次新的飞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本人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联合举办的“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百项建言”撰写的获得“一等奖”建言文章中提出的相关建言,在管理层要求的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中有诸多契合,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凭心而论,本人在写那个百项建言文章时,虽抱有很大的信心和期待,但又多少有些对在多种约束条件下的“大胆设想”的建言心存疑虑。如今,万事具备东风来,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接下来福建能否以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担当,承接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所有的区位、资源禀赋及政策体制优势,为中国的未来、为两岸人民福祉,创造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政治经济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