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许宗衡们”的六大不幸(幸福谈之三)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已有一大批“杰出”贪官在“当代中国腐败大腕名单”上留下他们“光辉”的名字,其中省部级官员就已超过20位,刚刚被“双规”的前深圳市长许宗衡是最新的一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的腐败案显得特别引人注目的,而在许大贪官的背后,又不知将有多少人被拉下马?人们在拭目以待。
近年来,党和政府的反腐败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抓了很多大案要案,对某些案件的处理也确实做到了“一查到底”,让老百姓大大出了口气。
可是,迄今为止的反腐行动并没有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信心,反而让人们感到“越反越腐”。这是我国执政体制所面对的极大威胁。
一般舆论都认为,要从根本上扼制腐败,只能依靠加强制度建设。
我相信,加强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话说回来,目前我国党政系统的纪检监察制度够不够严密?够不够铁腕?为什么在如此日益严密和严厉的纪检监察制度下,贪官污吏依然一个个“前腐后继”?这说明,单凭制度和法律上的约束,恐怕是不够的。
 
腐败猖厥的重要原因是教育的失败
 
我的观点是,要彻底根治腐败,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哪两手:一手是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这是阳的一面;另一手就是教育手段的完善,这是阴的一面。阴生则阳长,阳生则阴长,只有阴阳平衡互动,才能生生不息。
这些年来我们显然过于强调制度了。但在制度长城日益巩固完善的同时,“许宗衡们”却一个个有恃无恐,这说明了教育的失败!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但是,教育的失误在哪里呢?老人家没有说。我认为,老人家所说的教育,不只是指学校的教育,还指我们整个社会的大教育。
实际上,在我看来,贪官们都没有受到过“真正的教育”。虽然他们当中不乏博士、教授。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决不是教人们去循规蹈矩做老好人,也不是教人们如何去当党和人民的好儿子,甚至也不是教人们如何去遵纪守法,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一个真正理解和懂得什么是幸福的人,不会去贪污受贿和违法犯罪。一个真正理解和懂得什么是幸福的人,他会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前些天,我写过一篇博文:小人不可能真正幸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fcd060100da2f.html
今天,我想说的是:贪官不可能真正幸福。
可以说,贪官们其实都是不幸的人。从一个人走向贪污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失去和远离幸福。
 
贪官们的六大不幸
 
用我的幸福管理学理论,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
    不幸之一:迷失自我
什么叫幸福?我认为,幸福就是当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当中找到并且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真正的自我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自我伟大得多。人生所做的一切,本质上都是为了找到并活出那个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生命旅程。
而贪官们都是利令智“昏”、财“迷”心窍的人。一个处于“昏”、“迷”状态的人,怎么可能不一错再错?怎么可能会获得幸福?当“许宗衡们”开始走向违法犯罪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迷失自我,并且越陷越深。
不幸之二:不能自主
什么叫幸福?我认为,幸福是对于我们生命品质的一种衡量。什么样的生命品质称得上是幸福的呢?我认为就是八个字:自主、自足、自由、自在。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追求最大可能的自主、自足、自由、自在。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真正的自主、自足、自由、自在一定源于良好的心灵修养。
所谓自主,就是我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够管理好自己。贪官们能自主么?在他们身陷囹圄、身败名裂以前,就早已经身不由己地干了无数的蠢事、坏事。他们都是欲望的奴隶、名利的乞儿。
所谓自足,就是我想要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去实现,而不是去偷、抢、骗。贪官们懂得自足么?虽然贪官们官架子都很大,但他们本质上都是一群严重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由于自我价值感的馈乏,导致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根本就不能、也不配靠正当的手段去获得财富和受人尊敬,只能搞歪风邪气、歪门邪道。
自由是人们熟悉的词,但我认为,有自由不等于有自在。秦始皇可以在全天下为所欲为,但是他自在么?许宗衡可以在全深圳呼风喝雨,但是他自在么?什么叫自在,心无所拘、心无挂碍,才叫自在,只有心地清净、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得自在。再简单一点说,真正的自在,我就是我自己和自己在一起,也感到很安祥、很愉悦、很放松、很幸福。可是许宗衡们成天担心这个,算计那个,忧愤喜惧,如火焚身,纵使坐在主席台上再怎么装腔作势人五人六,内心哪有半点自在可言?
不幸之三:爱的馈乏
什么叫幸福?我认为,幸福一定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带给我们幸福的体验呢?爱的关系。这个爱,既是夫妻之爱,亲人之爱,还指朋友之爱,更指社会之爱。离开人与人之间彼此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不可能找到幸福。对于“许宗衡们“来说,关系当然多的是,但全都是靠金钱、利益和吃喝来维系;虽然他们可以夜夜春宵美女佳人享受不尽,可是,他们的生命缺乏爱,他们甚至根本就不会相信爱。一个真正充满爱的心灵,绝对不会胡作非为,为非作歹。
不幸之四:不明道德
亚里士多德说过,惟有过道德的生活,我们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这句话对于“许宗衡们“来说,大概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理解不了什么是道德。在他们看来,道德大概都是伪装给别人看的,正如他们在台上大讲清廉为政之道,都是做做样子而矣。浑不知道德是真正的养生之宝。古今中外,所有幸福的人们,所有杰出人物,无不是道德上的楷模,所以,在中国文化里,“福德”二字是相关的,真正有福者必有德,有德者必有福。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再大的福报也会消耗殆尽。一个不懂得道德是什么的人,只能自己拿自己当衣冠禽兽,而幸福只可能属于真正的人。
不幸之五:智慧未开
道德的另一面就是智慧。通往幸福的惟一的桥梁,就是我们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有多高,幸福就可能有多少。真正的智慧就是能够透过种种烦恼、欲望与诱惑,而看到生命的真相,始终坚守做人的原则。对于贪官们来说,他们也许聪明过人,也许有着世界顶级的智商,也许有着过人的权谋,但是他们的智慧有多高呢?和绅的智慧高么?
中国古代将为官者称为“大人”,所谓“大人”,是指具备一定智慧和德行的人。智慧未开,就叫小人,例如小孩子,由于智慧未开,既不明事理,也不能管理好自己。
不幸之六:不得善终
中国古人的幸福观,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善终。所谓善终,就是得好死。中国古人认为,看一个人幸福不幸福,除了看你这一生的寿命长短、健康状况以及富贵状况之外,还要看一点,就是看你人生最后的结局,看你能否活出自己的天寿,能否寿终正寝。
在古人看来,只有那些懂得积德行善、对人对事良心不亏、具足了阴德的人,才能够安祥无忧地死,并能够来生享受福报。反之,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中国古人认为,第一,他难得好死,第二,他死后会变成禽生、饿鬼或者堕入地狱。这种幸福观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生死观和宗教观。
不知道死到临的“许宗衡们”会不会相信这种“宿命论”?会不会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之类的“鬼话”?之前他们大概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的。然而这正是他们的大不幸。这些“名贪巨腐”们,曾经是多么的肆无忌惮、忘乎所已、为所欲为,结果怎么样呢?圣经上所说的,上帝在让一个人灭亡之前,先让他发疯。事实表明,中纪委这个“神明”还真不是吃素的。那句老话总是在一些人疯狂猖厥到一定程度之后,戛然应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