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休闲的周日,与几个好友:知名的镇江小说家中跃与野渡,南京理工大学
招隐寺的来历可以从两行诗中看出来:““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亿戴公”,据说,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的长子,他生性爱山水又喜欢诗文,他被立为太子后,游南朝各地后定居招隐山筑读书台专心读书养性,曾留下““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句,充分体现了当时太子乐于清静、不求权贵的高尚品德。戴颙南朝著名雕塑家、诗文家、音乐家,一生不求入仕,曾多次婉拒南朝宋武帝刘裕之邀,只以游山玩水为乐,曾隐居于此,故改名为招隐山。
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王维的“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诗句让我与马兄,感慨万千,幽山之中一夜大雨过后,远远望去,一道道的潺潺流泉,滔滔汩汩地仿佛挂在树梢上一般,诗句含蓄委婉,体现了诗人淡泊高远的境界,王维的诗一直是我最爱的诗篇之一,他的诗看似写景,但景中有我,虚实相间,也许虚实相间、有与无相生才是真正的诗境,他的诗有情、有气、有境。如画、如禅。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现在的人把诗写得太口语、太物化,离诗意似乎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