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傻子玩的游戏?


      博弈论里面有个著名的“博傻理论”。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总结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他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再次买走。 

      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你就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里买走,那么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在“博傻理论”中,有个著名的“股市博傻”。给大家讲这么个笑话:说爱因斯坦死后进入天堂,被分到一个四人间里居住。爱因斯坦问第一个人的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说160,爱因斯坦喜出望外地说:“好,我正担心来到这里找不到探讨相 对论的伙伴。”接着问第二个人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120。爱因斯坦有些失望,说道:“也好,我们还是能探讨些数学问题的。”他最后问第三个人,那人说他的 智商不到80。爱因斯坦叹了口气,良久之后说道:“看来我们只能谈谈股票了。” 

      很多股市高手都认同“博傻理论”,认为如果太理性了,在股市上赚不到大钱。 我认为,投机市场有时不可以用常理去分析,用“非常理”去运作反而会获利。曾经听到过这么个事例,说有个老太太在中国股市在开始盛行的那几年,“跟风”地投入一些资金,买了一支股票。老太太什么也不懂,也从来不去查看,似乎忘了她还买了股票。十几年之后,当她想起她曾经买的股票,去查看时把自己都惊呆了,她成了百万富翁。 

      有经济学家给股市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说“股市就像一杯啤酒,如果没有一点泡沫,说明它不新鲜,没有活力;可是如果泡沫太多,啤酒就少了。”一个繁荣 的市场自然交易活跃,当然也就不可避免一些投机现象,但如果投机盛行,成为市 场的主流,那么这个市场一定要出问题。因为说到底,支持市场的是“啤酒”,而不是“泡沫”。 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每一轮游戏中,当最终喊“停”时,花落在谁手上,他就是最大的笨蛋和最大的倒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