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暴跌引发消费信心低落 中国特色何时终结
必须承认,中国股市二十年来从零起步,发展到今天全球最重要的股市之一,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至今还有大小非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暴涨暴跌问题,恶意操纵问题,散户群体庞大等问题,对待股市的涨跌,大幅度的涨跌,管理层缺乏正常的发声管道,对庞大的基金的监管问题,也属于管理。同样的市场,投资回报差异巨大,甚至南辕北辙。
此轮下跌,大盘二三个星期暴跌接近二成,而同时周边股市,欧美股市下跌幅度相当的有限。是中国经济的前景黯淡还是金融政策有了较大的改变?业内人士当然引发联想,周二全球股市全面暴跌,各国的分析师都把矛头对准中国,是不是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有了较大的改变?抑或今年8%的增长目标成为泡影?因为如此之大的跌幅,管理层及其主要的人物对暴跌没有任何的表述,对投资者的信心打击是不小的。那么实际的行动呢?新股还在密集的发行上市,更有创业板对市场的冲击,而基金发行有一些新的动向,指数型基金获批的消息对市场确实有一定的信心支持,周二的大盘止跌反弹,但是成交量萎缩,投资信心低迷,不差钱到不动钱,作壁上观,市场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
股指暴跌对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打击是巨大的,首先是房地产的消费市场,七月份比六月份成交量大幅度下降,八月份环比下跌将成为定局,因为银行房贷收紧,新增贷款大幅度的下降,必然影响以后房地产的市场走势,而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可掉以轻心。微调的结果将不能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全面的萎缩,其他消费信贷毕竟是个新生事物,相比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将十分的有限,远远不能和房地产贷款相提并论。在其他消费方面,由于上亿股民的财富大为缩水,在境内外的旅游,娱乐业,餐饮业,汽车消费,教育投资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外贸将缺一不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很快将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老二,因此,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股市不单纯是中国人的经济,中国人的股市,要有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我们需要澳洲的铁矿石,也需要美国的大豆,加拿大的小麦,中东的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的技术和文化,······而世界更需要中国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电子机械类产品等,中国的股市在富有中国特色的时候,也要象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多一点理性的公开透明,管理层的责任性,少一点黑幕,反应迟缓和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