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曾经爆料出“地王晒太阳”的丑闻,该市2007年批出的27块区域“地王”,竟有24块尚未开工或者未售。尽管这样,新的“地王”依旧频频出现。广大百姓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怨声载道,将矛头指向开发商囤积土地,让“地王晒太阳”,利用时间来抬高房价。
的确,开发商囤地放缓开发节奏,利用时间差制造紧张气氛,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变相的抬高房价。然而,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囤地绝对不是主因。而且,囤地也并非完全对抑制房价无益,有的时候还可以为降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开发商囤地是“六月天做棉袄”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拿地”。只有取得了土地的开发权,开发商才能够进行建筑、销售等后续工作。然而,“拿地”并非可以像买白菜一样自由买卖,要通过许多的环节,要沟通许多部门,还要对自身的储备金和资金实力做科学的衡量之后,才能真正走到“拿地”的这个环节。
一个开发企业,如果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了生产资料,就无法实现企业利润和自身的企业价值。所以,土地的使用和储备能力是考验一个开发企业是否有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开发企业将业务扩张的有力武器。另外,在房企IPO审核中,土地的储备多少也是衡量这个企业是否有发展潜力的标准之一。所以,开发商拿地就是“六月天做棉袄,早做准备!”,尽管开发企业目前有许多正在开发销售的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也是开发商长期而持久需要去努力的事情。
囤地也可以促进房价下降
很多人都将开发商囤积土地作为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炒房者的投机行为、大量的刚性需求释放、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等。然而,如果国家能够放松地根,将土地供应大量增加,就算是开发商继续囤地,房价也会呈下降的趋势发展。
今年的石家庄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7月份同比上涨1.0%,而石家庄市的房价7月份同比下降5.5%,同比降幅居全国首位。这是石家庄房价自6月同比下降5.8%以来,再次大幅下降。石家庄市房价已经连续两月同比降幅全国第一。这是由于“三年大变样”的规划,城中村拆迁改造让大量土地上市。预计在未来两三年,石家庄的供应量都相对较宽松。所以,购房者选择余地较大,房价上涨的动力就不足。
而且,开发商在取得了一块土地之后,对周边楼盘的影响也是双向的。如果地价过高,势必引发周边楼盘房价上调。然而,如果价格适中而且面积较大,购房者就能够预计到未来上市的房源供应量的扩大,这样也会起到缓解房价上涨的作用。
之所以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总是最早最快,还是因为一线城市人口多、资金流动量大、购房需求旺盛,越是缩紧地根就越是无法让房价下降。所以,房价上涨的最终根源还是在于供需关系的矛盾的加大,并非开发商囤地所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