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培训日记(之四)
2009.6.17
昨天晚上我们住在埃拉特。埃拉特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它是以色列通往红海和印度洋的出口。埃拉特东面与约旦交界,西面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埃及是地区大国,一直是反对以色列建国的主要国家,几次中东战争都是埃及领头组织反以联盟而发生的。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5月15日,埃及就率领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进攻以色列。
1956年10月,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方缔结军事联盟,随后发生了西奈战役,在八天的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加沙和整个西奈半岛,西奈半岛是以色列国土面积的数倍。
1967年6月,当埃及、叙利亚、约旦调集兵力准备进攻以色列时,以色列于6月5日对埃及发动先发制人的袭击,重新占领西奈半岛,并在北部戈兰高地击溃了叙利亚军队,占领了戈兰高地。这一天是以色列的安息日,全部以色列人休息,机关不上班,商店不开门,以色列利用埃及的麻痹思想,把埃及打了个措手不及,轻易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973年10月6日,这一天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埃及、叙利亚军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对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又把以色列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以色列用了三周的时间才扭转了战局。这次战争以色列军队跨过了苏伊士运河进入埃及腹地,迫使埃、叙两国停火。
二十多年的时间,埃及组织多个阿拉伯国家结成联盟,多次战争都未能消灭以色列,反而失去了西奈半岛。埃及认识到再这样同以色列打下去将会危及自己中东大国地位,放弃了消灭以色列的政策,于1979年3月26日,在华盛顿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30年的战争状态。至此,以色列与最主要的对手埃及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来自西部的威胁消除了,北部的叙利亚和黎巴嫩两个小国已无力单独发起对以色列的进攻。
以色列与埃及、约旦的和平是打出来的。你每进攻我一次,我打败你就占领你一片地方,这就是犹太人的逻辑。犹太人是把战争当作经商来看待的,同别人作了交易,犹太人就要赚。有一个笑话说同犹太人握手时都要小心他会把你的戒指撸去。
以色列以战逼和、以占(占领土地)逼和的霸道作法得逞了。我们中国人有时津津乐道上世纪60年代中印之战时,中国在打败印度后不乘机收复被占领土,主动后撤,认为那是泱泱大国的作风,很是自豪。其实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交恶,处理同印度关系多从政治考虑是正确的。现在国际环境不同了,过多的政治考虑反而会束缚我们的手脚。我们不能学以色列的一味霸道,但也不要做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我们在处理领土争端时有时候要王道、霸道并用。
我们今天考察埃拉特附近的基布茨Yovata。基布茨是一种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和生产资料属于公有,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由其成员大会作出决定。目前以色列有1.7%的人口生活在大约266个基布茨内,成员被分配到基布茨各个经济部门工作。以色列的基布茨开始时主要是从事农业的,现在已越来越多地从事工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这个基布茨派来给我们介绍情况的女士来自台湾,名字叫温妮。温妮在以色列留学学的专业是社会学,快毕业的时候到Yovata实习,在这里认识了一位犹太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结婚生子了。温女士结婚后就在这个基布茨幼儿园当幼师。
基布茨的游泳池
Yovata基布茨现有成员600多人,正式会员只有228人。以色列人很注重家庭,这个基布茨规定,只有结婚有了家庭的人才可以申请加入,犹太人认为有家庭的人才有责任感。首先是对申请人进行测验,主要是谈话,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你回答,这样的测验一般会进行5、6个小时。通过测验后是暂住3个月,让大家观察你的行为,期满后由全体正式会员进行投票,超过半数以上的会员同意的,就留在社区里安排工作,由社区安排吃住。工作两年后进行表决,同样是超过半数以上会员同意才可以成为其正式成员。
基布茨成员的所有收入都要上交,只留下20%的工资给个人自用。温女士说个人自用的钱够每年到澳大利亚旅游7天的费用。
基布茨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公家发,医疗费用也是公家包。小孩一出生就由公家负责费用,集中住在一起。
基布茨的成员都在公共餐厅吃饭,有时候两夫妻想在住处搞点吃的也可以,面包、牛奶、蔬菜都可以在公共餐厅里免费拿回家,但所有的肉类都要自己花钱买。
基布茨成员的住宅
温女士的丈夫是正宗的犹太人,她生的孩子只是以色列人而不是犹太人。原来犹太人是以母系血统来确定种族的,不管父亲是哪个种族,
只有犹太女人生下来的孩子才算是犹太人。
这个基布茨生产蔬菜、巧克力牛奶糖,有饲料厂、奶牛场,有600多头奶牛,还有餐馆、超市、幼儿园、小学等。
晚上八点,我们来到了离特拉维夫30多公里的基布茨Shefayin。以色列国际培训中心就设在这里,我们要在这里住5个晚上,专家上课也安排在这里。
我们把行李放在服务台前就赶紧进去吃饭。基布茨的餐厅与宾馆的餐厅不同,是半自助式的。以色列的饮食习惯,早上有牛奶,但没有肉,午餐、晚餐有肉但没有牛奶,犹太教规定牛奶不能与肉类同时食用。我们排队到分菜处取熟菜,有四个菜可以选择:一个鸡肉,一个鱼,一个马铃薯,一个青菜。鸡、鱼两种肉类只能选一样,服务员用铁勺给你每样打半小勺,量不多,象我们在国内吃快餐时选菜一样。面包、甜点、色拉、西瓜可以随意吃,象我们在国内吃自助餐。餐厅规定晚餐在20:30时关门,时间一到服务员准时收拾餐桌,把盘子、刀叉都拿走,迟到者是不会再给你开饭的。
同时在这里培训的还有另外两个班:一个是WHO的培训班,30多人;一个是越南的农业培训班,20多人。越南培训班的伙食和我们一样,WHO培训班的四座餐桌上多了一瓶果汁。
我们住的是基布茨的招待所,都是些二到三层的建筑,朴实无华,房间不大,但还算整洁,只是少了烧开水的电水壶,这对于喝惯了开水的我们来说,有点不便。
不像我们国内一些部门搞的培训中心,征地搞豪华宾馆、豪华会议室,贪大求洋,往往要花费几千万元。以色列农业部把国际培训中心放在基布茨,既省去一大笔投入,又为基布茨提供了一批客源,使之增加收入。学员们住到基布茨又能直接置身于以色列农村集体农庄的环境中,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情况。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