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的供给量随年龄而异。中国居民膳食钙的适宜摄入量(AI):成年人不分性别为800毫克,孕妇为1000毫克~1200毫克,乳母为1200毫克;儿童1~2岁为600毫克,4~10岁为800毫克,10~17岁为1000毫克,以后直至成年又降为800毫克。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毫克。
老人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应特别注意他们的钙摄入量,因为他们的摄入量也可能减少,并且对钙的吸收效率差,大多数研究人员推荐预防骨质疏松的最适摄入量应为每天1000毫克~1200毫克。 钙的摄入不当、抑制钙吸收和钙排泄作用的因素都可导致发病。与钙有关的疾病在临床上有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高钙血症和肾结石。佝偻病是一种儿童疾病,可能是由于缺钙、缺磷和缺乏维生素D所引起。骨质软化症是相应的成人佝偻病。婴儿的高钙血症是由于服过量维生素D而引起的钙吸收过多。成人的高钙血症可能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过盛,维生素D的剂量过大等所致,健康人没有这种摄入钙过多的危险。血清钙的异常降低可以导致手足搐搦。大多数肾结石均由钙组成。 钙的食物来源应考虑两个方面,即钙含量及吸收利用率。乳与乳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也高,是最理想的钙来源,此外,蔬菜和豆类特别是大豆以及芝麻酱、瓜子、发菜、海带、小虾米等含钙也多。绿叶菜中的钙-磷比例不平衡,它们是钙的良好来源但缺少磷。畜类的瘦肉和禽肉的钙含量贫乏,但它们是磷的极好来源。因此要达到合理的钙-磷比值,就应该将蔬菜和肉类一起吃,骨粉和蛋壳粉中含钙20%以上,吸收率可达70%左右,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补充来源常用钙制剂,因为其种类繁多,选择时可考虑它们的钙元素含量,含量高,服用量可减少;其次是片剂的崩解程度,一般钙制剂间吸收率相差不大,因此含量高低就成为选择钙剂的重要依据。碳酸钙含钙量为40%,磷酸氢钙为23%,醋酸钙为22.2%,柠檬酸钙为21%,乳酸钙为13%,葡萄糖酸钙为9%。选择钙剂还应考虑它们的口感,碱性过大除口感不佳外,还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功能。当然也要比较其价格,计算其含量价格比,可按每100毫克钙计算,不同钙剂价格可相差10倍左右,而其效果几乎相近。
钙的供给量随年龄而异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