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华系车是个伪命题


已经很多人在我耳朵根说起华系车这个话题了,似乎如果不跟华系车这趟大车连自主品牌的帽子都戴不上了。而我一直很固执的认为:华系车这个概念是一个伪命题。

但凡称得上“*系车”的,基本上都在产品理念上形成了大量共识。我们认为德系车的特点是高品质;美系车宽大舒适;日系车精细省油。这些共识一方面来自于各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文化、资源等大量背景因素所形成鲜明的产品特点,也是用户体验后的口碑交流。问题是:对于中国轿车,这样的共识形成了么?

如果说形成了,我认为目前这样的共识中可能出现的字眼应该是廉价、粗糙、山寨等等;那么传递这样共识的意义是什么?是促进产业成长还是自毁前程。

华系车概念的提出和流行集中的折射出自主品牌在这个大发展环境下的浮躁。很多品牌和营销人不总结和反思在大发展中丧失的结构性优势,而是沾沾自喜于量的增长;很多企业不考虑如何解决体制问题从而推动自主技术开发和自主品牌经营,而津津乐道于在虚无概念中带上高帽,这是中国产业的恶疾。

我们离华系车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这条路上中国汽车工业将要解决重组,体制等一系列难题,并且时刻关注全球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进展,并且抵御国际品牌可能发起的市场攻势。

所以,现在大家还是多干实事,少提华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