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央企多缴红利才是正道


    

     央企多缴红利才是正道

王军荣(教师)


亚洲开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2010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中认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不足,使得不断增长的利润并没有通过再分配回馈给社会。建议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更多红利,以缓解公共财政的紧张状况。(10月3日《新华网》)

目前,我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方面的开支仅相当于GDP的6%,而发达国家该比重高达28%。这足以说明我们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然而,央企的红利上缴比例却很低。最高的也只有10%。就算是10%的比例也已经很难与国际接轨,在法国,国企甚至需要上缴利润的一半。并且,在相关规定中,50亿元以上的红利还可以分三次交清。

一边是央企红利上缴比例太低,一边是 政府资金缺口太大。比如社保资金,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每年会产生1000亿元的“赤字”。据有关专家的初步估算,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缺口已达到10万亿元左右。央企的出资人是全体国民,上缴不低的红利就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因为央企的“会哭”、“会闹”,使其红利上缴比例一直高不起来。因此,亚洲开发银行建议央企上缴更多红利,恐怕道出了全体国民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每逢大灾大难,一些央企总是充当捐赠的主力军,出手相当大方,这被视作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但也引来了民众的质疑:央企所捐款项,来自原本就该上缴国家的红利。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认为是“一派胡言”,“募捐的钱并非从应缴的红利中扣除,募捐是募捐,该上缴多少红利还得上缴多少,这是两码事”。或许这可能是“一派胡言”,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两点:其一,央企上缴红利的比例太低;其二,央企的红利并不透明。

纠结在央企红利之上的,不只是不透明,上缴比例低,而且几乎全部在央企内部消化。央企红利几乎与公众无关。
 
央企红利是取之于民,当然应该用之于民。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央企多缴红利才是硬道理。当然,不能靠央企“自觉”。要有硬性规定,要有民意程序,要有法律规定。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0/1003/05/6I20NURQ0001124J.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