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报道“朱熹故里之争”


    2010年6月16日,香港《文汇报》报道“朱熹故里之争”,今年,我的“名人故里争夺战”专栏,引起了海内外较大关注,关于“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微观研究”,利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提供了开发利用的新视角。

 

   【本报海峡西岸新闻中心记者南平报道】一个朱熹,四个故里?今年10月22日,是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引得2省4地—福建的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婺源市,以「朱熹故里」为名,汇聚总量超过40亿元的资本项目,以作圣人「寿礼」。 率先开打的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第2届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即将在本月20日登场。这场以纪念古人为名,行文化经贸之实的活动已经举办了2届,成为武夷山市「双世界遗产」后,又一张对外「名片」。

 

邮票藏无穷玄机

 

   综合中新社及内地媒体报道,2省4地皆为史料记载与朱熹有千丝万缕联系之地。2009年新版《辞海》记载:朱熹祖籍婺源,生于尤溪。另有记载其求学侨寓于建阳、崇安(今武夷山市建溪)一带,故此4地皆留存大量与之有关的文字或地理史料。

 

    报道指,早在2009年,尤溪县就向国家邮政总局成功申报「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邮票」,并将于今年10月22日朱熹诞辰日首发。作为有据可靠的朱熹出生地,尤溪正全力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县」,包括朱熹故居景区二期等四大旅游项目建设,耗资4亿多元。

 

    而作为朱熹生活、治学之地的武夷山市,则明确将「加快五夫朱子古镇旅游文化基础设施、五夫朱子文化休闲观光农业等平台建设」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朱子文化综合开发项目」包括「理学圣地」游览区、「邹鲁渊源」游览区、朱子生活体验区等,总投资为3亿元。相邻的建阳,也有一项惊人的「圣人工程」,投入11.2亿元,兴建两大朱熹产业化大项目。

 

宗谱背后的暗战

 

 在福建省3地相互较劲之时,江西婺源携今年1月发现的一套31本《朱氏正宗谱》,底气十足地列出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一系列「圣人项目」,期借圣人故里之名号「带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

 

学者吁理性开发

 

    很显然,在4个地方斥重金为朱熹大搞诞辰纪念日的背后,均有一系列旅游及配套产业项目。在民众推崇「名人效应」的背景下,胜出的地市无疑能够为其今后招商引资带来招牌效应,但学者们对此却有所担忧。南开大学人文学者裴钰便引用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呼吁切勿一切以经济挂帅,应该保持名人故里理性开发的「活水」。

 

    原文地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6/16/YO1006160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