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这些报表撰写的原则会输出一个个“不差”的报表,但是还达不到让领导喜欢看的水平。股民炒股,尤其做短线的,眼睛是整天盯着K线图、分时图的,为什么?一则关心,二则他不停地变动,总是把最新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在你面前。这些图形是变化的、跳动的、刺激股民神经的,不看才怪呢。我们的报表能否做到在让老板们容易看懂的同时,“每月看、每天看、时时看、不得不看”呢?
那么,我们就要,让他们“活”起来,“跳动”起来。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报表作为管理的工具与手段,同样也必须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才能做好。对于其科学性探讨有大量的研讨文章了,而艺术性,笔者粗浅地归结为其灵性上。那么如何赋予这些报表以灵性呢?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
艺术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对科学的抽象和升华。
报表的灵性是要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良好的经营分析架构为基础的,同时以及时、准确的信息供应通道为条件,离开这些,所谓的艺术性、灵性都是空谈,是无米之炊,是空洞无物的抽象。其核心是指标。一般意义上的指标选取方法和原则在此不讨论,我只举例说明一下如何选取具有“灵性”的指标。
(1) 选取经常变动的指标,尽量不要选取“平均数”。如应收账款总额、每日出货量、新订单量等,像平均应收账期、平均日产出等可以在综合分析报表中体现。
(2) 关注重大的、影响业务日常运作的指标。比如供应商延迟交付、紧急采购量,是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的潜在因素,对于一些贸易型企业尤为重要,就像股民关注分时图的最高的柱子一样,因为那代表庄家的操作。
(3) 纳入一些反映业务异常的指标。比如客户投诉、退货量、客户订单延迟交付量等。
分类归纳、优化组合是赋予报表艺术性、灵动性的方法。
有了指标,并不是罗列一下子提交给老板就完事大吉了,好的形式往往是报表艺术性的外衣。当然,既然是艺术的,那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原则了。在此,介绍下笔者曾经实践的一个报表的“外衣”。在对某企业的经营分析项目合作中,通过对其战略、业务、流程等的分析之后,我们提出了大量的指标,并分门别类的归置到三个看板中,再给这个看板起个名字,使其成为有皮有肉的灵性报表的载体。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报表:
(1) 重要项目看板。这个看板里包含了6个指标,分别是新订单、应收应付账款、供应商订单完成、客户订单交付、利润、库存呆滞品。如图1所示。这些指标构成了老板每日必须关注的内容,都是每日更新、动态显示的。进一步,为这些看板提供了可层层追溯的结构,如表1所示。
(2) 异常项目看板。包含7个指标,如图2所示。此报表将重要的、非正常指标纳入其中,时时关注。
(3) 综合看板。如表2所示,此报表不是具体指标的展示集合,而是由众多指标组成,每个指标设立2个阀值,最高与最低,也就是对指标的正常范围进行规定,超过这2个阀值,就成为非正常指标,则就出现在综合看板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看板一片空白,是老板们最希望看到的。
欢迎访问延展咨询 http://www.extans.com/
图行天下: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
佳文欣赏:
过年了,大家在酒宴上觥筹交错或许会想到毛主席。那么过去的岁月里毛主席都想吃啥?能吃到啥,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