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波:2010中国楼市稳中微降恐成定局!


                     顾海波:楼市调控的尴尬

                ——2010年中国楼市稳中微降

                ——调控还是空调?咫尺天涯?

    2009年中国楼市是疯狂的一年,是疯癫的一年,在各地楼市“托市”政策的推动下,在极度宽松的房贷政策的烘托下,中国楼市普遍量价飚升(单边上扬)、一片“莺歌艳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110年前11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接近900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超过700亿元,前11个月总计流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超过1.6万亿元,同比去年增加了六成;2010年1月20日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市场交易旺盛,带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购房贷款同比增速持续加快。据了解,2009年,房地产贷款新增超过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0.9%,其中有近7成来自于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另据央行上海总部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上海中资银行新增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995.8亿元,同比多增937.8亿元,其中新建房贷款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389.3亿元和606.5元。楼市量价齐升,2009年3——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各月环比分别上涨0.2%、0.4%、0.6%、0.8%、1.0%、2.0%、2.8%、3.9%、5.7%、1.5%——连涨10月。进入12月来,一些重点城市楼市似乎依然高烧不退!然而进如2010年后,各地的楼市成交迅速下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月上半月上海市一手住宅的成交2690套,环比下降53%,均价19993元/平方米,环比下降5%,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相同,好似冰火两重天。

 

    全国楼市的非理性上涨,引起了消费者、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极度焦虑、恐慌和不满,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以来,中央政府接连释放了房地产市场调控信号,2009年12月9日中央宣布房地产营业税由“两年恢复到五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被人们称为新“国四条”),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被称为“国十一条”),从供应到需求,从投资到风险,从市场监管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包括提高二套首付比例等),“国十一条”都有所涉猎。短时间内密集的调控政策真的能给楼市退烧吗?

 

    2010年的中国楼市到底怎样走?各方的利益到底怎样博弈?中央政府到底会否再出真正出重拳?政策是否会进一步细化并具可操作性?加息周期是否提前到来?是否仍然是“空调”?!地方政府和银行是否会认真执行?可谓迷雾重重、扑朔迷离!

   

    笔者认为,今年楼市的疯癫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托市”政策所导致,是由于投机过甚所导致,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租售)比、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重都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

 

    我认为,“国十一条”基本上是一些原则性的概念,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惩戒措施,属于“旧瓶装旧酒”,效果还有待观察,大量的事实证明,为什么这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房价会越调越高?关键在于中央政府还下不了决心!根本在于地方、银行和开发商的巨大阻力!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本在于地方、银行、开发商的违法成本太低(违法主体就是地方政府、银行和开发商)!根本在于政策的“走钢丝”和多变!根本在于我们暂时还摆脱不了“土地财政”的魔咒!根本在于我们“房价不能跌、房价不让跌”的错误而又极其危险的思维(房价的大起不落孕育着大起大落,至少是大起中落,只是时间未到而已,切莫嗜赌成瘾,切莫乐不思蜀、玩物丧志)!

 

    因此,2010年的楼市走势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和决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节奏和力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包括银行)的执行力度,当然还有杀手锏——严惩腐败和行政问责直至摘去顶戴花翎。

 

    2010年住房供求趋于平衡且供会略大于求,住房的供应结构将日趋合理,房地产信贷政策和遏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可能会细化,同时中国楼市经过前几年、尤其是2009年的量价非理性的飙升,客观上市场需要一个获利回吐的过程,同时房租和房价的失衡(房租收入已抵不上利息的支出),再加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风险在积聚,住房保有成本会大大提高,可能会改变部分投机客对未来楼市的预期,未来的投机需求会受到抑制。

 

   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依赖过重!房地产业“一枝独秀”而百业凋敝!中国房地产业的非理性(典型性)“繁荣”,严重地挤压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严重地挤压了正常的老百姓消费!不仅输出了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而且输出了其他产业和消费的通货紧缩!中国房地产已经完全蜕变为博彩业!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做局和设局”,有产经济主动的赌(当然有拔高出货的),无产阶级的“被赌”,无奈、焦虑、恐慌演变成“疯狂”!还要“涨幅趋缓”?!在理论上是极其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极其危险的!中国楼市的“大起不落”孕育着巨大的风险日益!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风险也在日益积聚!2010年中国房价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下跌基因和空间,但由于“土地财政”和中国“房地产”势力异常强大,房价的理性回归实际上会遭遇“土地财政”(我国的土地财政已经占到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和强大“房地产”势力阻扰的尴尬!真调控,房价下降,“土地财政”受到威胁;不调控,房价飞涨,老百姓口袋被套空,内需不振,泡沫破裂势必引起经济社会的动荡,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近几年房价越调越高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房价上下都有阻力、“上下两难”;“量为价之先”,新年伊始,中国各地楼市的量缩价跌,预示着2010年中国房价总体上全国房价将在高位箱体窄幅盘整、波动,呈现稳中微降的局面(如果说09年楼市是撑竿跳,那么2010年的中国楼市可能就是俯卧撑,你还能撑几下?撑不动了就会爬下;如果比喻2009年中国楼市是头“疯牛”的话,那么2010年中国楼市恐怕就“骑虎难下”了,但虎背是能随便骑的吗?要时刻警惕着被摔下来、被摔伤)

 

    但是必须指出,如若中国房价在2010年继续脱离国情、民情的基本面而理性上涨,哪恐怕离“拐点”和崩盘就为时不远了!考量各级政府决心、智慧、能力和责任的时间到了!中国楼市到底是调控还是“空调”的游戏已经玩了多年了,难道真是咫尺天涯?!把中国的未来赌在钢筋水泥上未免太草率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质上是个“政策市”或者说是“政府市”和“富人市”,已经基本脱离了民生地产的正确轨道。因此,要准确预测中国房地产的走势(尤其是短期)是没有意义的。试想一下,假如我的经济结构能更合理一些、更健康一些,假如我们有健康、规范和完善的房地产制度,假如我们有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假如我们对国内外热钱的投机加以适当的抑制,假如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更系统、更有“刚性”,假如我们的中央政府决心更大一点,假如我们的地方政府、银行能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中国房地产决不会蜕变为博彩业!房价决不会如此“疯癫”!中国经济也决不会有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全面过热隐患!只要政策和法律到位,只要执行到位,房价的理性回归是分分秒秒的事!而且,早就应该回归!在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接近崩溃的情况下,房价的适度理性回归有利于中国经济内需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的强盛和发展在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制造业!决不是“钢筋水泥”!

 

    需要最后提醒的是,2010年房价的走势总体比较诡异、复杂,密切关注中央政策!房价“不涨就是跌”!“小涨也是跌”!而且政策从紧,住宅保有成本还将上升,最起码得涨20%以上才能保本。

 

    因此,最后提醒大家三句话,提高警惕、保卫口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泡沫中学会游泳,时刻准备上岸”,在总体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在经济“回升”仍十分脆弱的情况下,以静制动、多看少动是2010年一个比较理想的心态!坚决不主张追高!房价局部地区可能还会有小幅惯性上冲,小心,那是诱多的“陷阱”!

 

    当然,可以做功课,可以租房,可以置换,可以低吸,但要量力而行,不要赌,起码要保持正的现金流!要树立梯度消费的正确理念!

 

    在疯狂的年代,在浮躁的年代,在经济下滑的年代,保值比增值显得更为重要!多保持一份淡定,多保持一份坦然,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友情和亲情!善待每一天!很重要!明天会更好,但你先必须过了今天晚上!

                             2010-2-5

顾海波: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中国房地产界独立思想者、高级经济师

地址:上海市古北路530弄68号 1005室  邮编:200335

E-mail: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