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潮商


 

绝地潮商

 

在身陷囹圄近500天之后,黄光裕将于近日走进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某间审判庭。与之前关于其罪名的种种猜测不同,这位原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00493.HK)董事局主席,在今年2月12日北京市检察机关提起的公诉中,被诉的仅有三宗罪:涉嫌内幕交易罪、非法经营罪、单位行贿罪。

这次几近秘而不宣的审判(所有参与者及旁听者据说都将签下保密协议),显然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从公诉机关曾三次补充侦查的审慎,也可窥得案情之重大。众所周知的是,在黄落马前后,包括原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等一批少壮派潮汕籍精英也相继事发。关于该案所有可能的细枝末节,在过去的15个月间,也已被人们从各个角度及渠道挖掘至深。

过去十年,可以说是黄光裕的十年。头五年,人们惊诧于国美模式纵横捭阖所爆发出来的巨大冲击波,天津、成都、沈阳、北京、济南……惊鸿无数、藩篱丛生,黄光裕携其国美一路涉险走过,并最终改写了中国家电行业规则。后五年,准确地说,从2006年黄氏遭遇调查(半年后蒙“照应”过关)开始,他逐渐诱发另一场涉及更深、范围更广的风暴,并最终落脚于对官商勾结之贪腐潜规则的口诛笔伐。

这几乎将该次庭审定格于一场“世纪大审判”。毫不奇怪,对任何一位企业家的审判,或许都是对现行体制及商业规则的一次拷问。

而在千里之外的潮汕平原,黄光裕之轰然倒下,更像是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坍塌。

过去十年,潮汕商帮群体历经了“失去的十年”。进入新千年之际,与走私、骗税、假货猖獗相伴,潮汕信用危机的爆发,非但令潮汕企业名声扫地,还让曾与潮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温州商人(两者同被称为“东方犹太人”),迎头赶超。数年苦苦自救,加之以黄光裕为首的潮商的异军突起,曾令潮商为之一振,未成想,此位“精神领袖”竟以更为剧烈震荡之方式落幕。

非但如此,黄的陨落,还在潮商中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除其兄长新恒基董事长黄俊钦、京文唱片董事长许钟民之外,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深圳茂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黄茂如、香港赌业巨头连超等潮汕籍商界大佬都卷涉其中,惟程度轻重不同。及至2月1日,深圳市金光华集团公司董事长李亚鹤(生于汕头市潮南区)亦因“涉嫌行贿”而被撤销省政协委员资格。

与黄光裕17岁远走他乡闯世界并最终成就“国美帝国”相类,李亚鹤也是17岁即辍学前往深圳建筑工地打工,后来,身为包工头的李,得遇某高干子弟并成功揽下深圳某个深圳路桥建设项目,由此改写命运、变身大佬。

事实上,十几岁外出闯荡,由小商小贩变身亿万身家的商贾大户,堪称潮商的标签之一,李嘉诚、朱孟依等等概莫能外。

你不能不折服于这一群体对于商业拜物教式的执着,以及为此不惜代价的努力。“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正是这种对商业无孔不入的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富可敌国的巨贾。诸如,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农牧业大王谢国民,泰国的金融巨子陈弼臣……

其间,潮商所爆发出的霸气、魄力、胆量、想象空间,自然令人震撼,但也搀杂了惟利是图、漠视法律、不择手段、任人唯亲等的复杂因素。譬如,过人的商业天赋和敢“捅破天”的强悍风格迭加,既为黄光裕成功之根本,亦是其失去自由的祸源。

这早已不是象征着潮商初兴的“红头船”年代(1684年清政府终结海禁,潮州船头被涂为红色),亦非百余年前远赴南洋的垦荒时代,潮商乃至中国所有商帮如今面临的是一个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躁动期而试图搭建起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现实,日臻成熟的法制建设,日渐完备的资本市场,被信息碾平的世界……凭借数百年绵延积累成就名号的潮商,此时未免时空错位。

事实上,潮商的问题集中爆发并非巧合。即便没有这次政商大地震,无论是企业、产业还是区域层面,潮商的失落都是显而易见的。

曾经的辉煌,早年的传奇,都已成过眼烟云。暂且忘掉那些显赫的“商圣”吧,接下来,潮商更需直面的,是现实生计,以及传承。

仍在等待宣判的黄光裕,不过是潮商头上适时掉下的“另一只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