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准确说法是义务植树节,每个人都有义务植树,但这个义务并没有强制性。对于城市的有车族而言,想植树也并不容易,其一公司不会放假让你去植树,其二,你想找到合适植树的地方并不容易。
去年至今,国内关于向汽车使用者收缴碳税的呼声就没断过,从车主负担的角度来说,虽然我知道会挨骂,但我仍然要说:车主的负担并不算高,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买车。但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缴税这并不容易做到,虽然每个车主都在污染环境,但你如果继续提高油价中的税收比例,但这不仅会导致汽车消费受阻,同时也会导致物价的整体上涨。如果我们收税的目的就是要降低二氧化碳的影响,我认为从消除影响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更可行。
我的建议是车主以养树来冲抵碳税,比如可以立法要求车主在购车前必须提供植树若干的证明,同时在每年车辆年检的时候提供当年所植树依然存活的官方证明或者补植树木的证明文件,确保车主每年所养的树木能够抵消当年驾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立法让车主承担起降低排放的任务,不显著抑制需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植树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比如你怎么知道某棵树是某车主植的呢?其实为树木制作档案已经有迹可循,比如北京等地区的古树都有身份证号码,这个号码的前半部分和当地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相同的。如果我们要让车主认养树木,完全可以要求车主在植树的同时就得到一个树木的身份证,同时要求车主每年定期照料这棵树。此外,考虑到目前墓地价格昂贵,如果某些苗木的寿命比人类长,我认为显然可以允许和鼓励车主或者其他人通过认养野外树木的方式,立法允许车主百年后安葬在树下。并把个人身份信息与树木的铭牌关联,这样日后它的后人祭奠先人也会更有意义。如果开发得当,我认为这很可能可以按照商业的模式运营下去,不仅解决环境的问题,同样也有助于降低城市居民对墓地的需求,降低墓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