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成功“走出去”企业(二)


   

4、奇瑞汽车:海外布局,辐射全球

奇瑞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1997年,就在国内很多龙头企业为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招兵买马之时,奇瑞才刚刚以一家股份公司的身份注册成立。顺应着这股全球化的浪潮,奇瑞发展得顺风顺水。2009年,奇瑞汽车实现整车销售50万辆,比2008年增长40%,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连续七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2006年奇瑞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2007年通过与美国量子等企业的合作,开启中国汽车工业跨国合作的新时代。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已建或正在建的海外15CKD工厂,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奇瑞诞生之初就面对着中国市场已被来自欧美的老牌“瓜分”殆尽的局面,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自主创新是奇瑞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以建成的汽车工程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规划设计院、试验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基础上,奇瑞与其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研发体系,并拥有一支6000余人的研发团队,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

在权威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09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中, QQ3QQ6荣登紧凑型车与高档紧凑型车榜首。这是J.D. Power亚太公司连续第十年发布中国新车质量调研SMIQS)报告以来,自主品牌首次荣获两个细分产品类别的冠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点评:中国人渴望在民族汽车工业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奇瑞正是在这份深厚的寄望下成长起来的。令人欣慰的是,在外国老牌汽车企业的围追堵截下,它所坚持的“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武器使它成功突出重围,不仅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国际巨头们PK得风生水起。

现在开始庆祝名族工业的胜利也许为时尚早,但毕竟它带给了我们希望。而希望,是一种能将一切不可能变得可能的强大力量。

5、北汽:收购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

20091211,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汽”)2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开金融危机后国内企业成功购买欧美汽车先进成套技术先河。

北汽成功收购萨博技术,将为其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是通过收购得到了先进的核心技术。二是通过收购取得了完整的质量与制造工艺体系,为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发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这次收购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为基于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的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评:也许北汽这次“走出去”不像其他企业的并购投资那样引人注目,但它却抓住金融危机后跨国并购难得的机遇,开启了在发达国家收购先进成套设备的快乐之旅。

6、百度:挑战核心技术

2008419,百度荣获首届“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贡献奖。获奖理由为:百度在获得本土市场绝对优势之后,打破中国企业以低成本优势进军海外市场常规,直接以核心搜索引擎技术,参与目前国际上技术最前沿和竞争最激烈的信息服务领域,不仅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竞争力,对提升国家产业布局声望也有着极大贡献。

2007年,百度正式宣布走出去,并将日本作为国际化战略第一站。经过短短1年发展,百度已经在日本开发出视频搜索、博客搜索等富有特色的产品,从流量方面成为日本第四大独立搜索引擎,在速度、运行稳定方面也全面赶超海外市场主要竞争对手。

2008年1月,知名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发布了2007年全球十大搜索引擎排名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搜索引擎百度,以超过IT巨头微软2.3个百分点的优势居于全球搜索引擎排行榜第三名。彻底打破了美国互联网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

点评: 百度这个富有中国古典诗意的名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熟识。互联网搜索业务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标志性的产业,明天的发展空间必将更为广阔。百度的竞争力,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