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只靴子落下后能咋样?你还是你!


2010年的新国十条过后,大家都在等待各地实施细则的出台,也就是常说的等待第二只靴子落地。在第二只靴子落地之前大家只能无奈的等待,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谁也不想承担过大的风险。

 

其实分析第二只靴子能有多难,无非就是彻底执行新国十条中的内容而已,不会有过大的区别,也就是这个地区严格点,那个地区松快些,重点在于地区长官如何认定房价是否存在过高泡沫,是否有过快增长的迹象,是否惹中央领导不高兴。而银监会跳过与住建部的合作,不理地区长官的意志,那是另一回事,但最起码现在的银行不敢违背中央贯彻的思想,不敢拿自己的风险开玩笑。

 

那么主要调控的细则能有哪些,挑些重点的来说吧。

 

1、  限购套数。这条已基本定调在第三套住房了。

 

2、抑制投机。这条已基本确定在,首套0.85倍利率、二套1.1倍利率、三套1.25倍利率等差异化信贷政策上,在往上可能会更高,而某些地区可能根本不发放第三套房的贷款,并还会配合购房资格中的一些限制。

 

3、  购房资格。这条会主要针对外来人口进行控制,特别是说明了无法提供本地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人可能根本不允许你购房。

 

4、土地限价政策。这条可能会在招拍挂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打分法”的方式,不再是价高者得,甚至会把预计房价的评判算在内;另外将落实如何加大保障房土地的供应。

 

5、保障房政策。这条重要的是算总账的时候到了,重点应会在申请人身份的审核上,并对以前的人进行重新审查,以解民怨。而放宽申请人条件也会是一个趋势,比如:允许包含外来人口等等,但这将取决于保障房建设的速度和总量。

 

6、房价过热问责。这条不太好判断,以什么数据作为问责的基础是个问题。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镇全年房价上涨1.5%的数据已使全国人民愤慨,可地区长官又能用什么呢,具体城镇的,还是全省的?

 

等等,等等吧,还能有什么更严厉的措施吗?即使再有也是行政命令了,用计划的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我们中国已经用30年的时间证明它是错的了,即使是处于危机时刻,行政命令也只用于一时,从来就不是长期政策的基础。

 

中国房改12年,对于国际上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是短暂的,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通过房改改善了住房的条件,给自己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好处。可正当我们通过收入的增长逐步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时,却又因一部分以房价的名义限制着我们的幸福,我除了给自己买房外,就不能再替我的父母和我的岳父岳母改善住房条件了,我就不能为自己的子女准备房产了吗?现在的“京沪穗深津”等一线大城市几乎居住着中国十分之一人口,超过30%是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口,其中精英云集,改善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居住条件并不是难题,重要的却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创造的财富却不能在自己需求的事务上得到满足。

 

中国未来的土地中将有70%多用于经济适用房、棚户区和中小户型普通住宅的供应,只有剩下不到30%的土地用于商品房的供应,这其中中下户型的普通住宅估计是以两限房这种商品住宅为主,以为通过大量提供限价房就能起到限制房价的作用吗?问题在于政府如何解决户籍对保障住房的限制呢,又如何解决高不成、低不就的那部分人的住房需求呢?一毕业就想拥有自己独立产权住房的错误思想,不是靠政府保障就能解决的,这完全是扭曲思维造就的结果。

 

或许无法提供本地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人可能无法申请房贷或者根本不允许你购房能够实行的话,到真有可能是所有政策中比较有精准打击的基础。真正抑制住外来炒房团意义重大。而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将对地方长官问责却显得很没人情味,到不如对没有执行好保障地区的行政长官问责来的好,毕竟这些年来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政府执行部门的不作为。

 

待第二只靴子落地后,炒房的人不妨要想想改变投资思路了,以往靠价差赚取收益的方式可能根本就行不通了,但保障房供应的大增和商品房供应的减少可能会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在保障房不允许出租的前提下,无论房价是否下降,城市核心区域中可供出租的廉价房源会在名义上有所减少,房租对比标价会有所上升,部分资金转做持有型物业靠租金获得稳定收益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有限购和限制资格的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取消,但总会取消,一方面名义离婚的家庭会在这段时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会出现大量利用亲属身份证采购住房的现象,到头来如果房价仍将是处于上升通道中,日后官司肯定少不了。

 

中国地大,这话一点都不假,关于房价人们的眼睛总是盯在一线大城市,大量原本收入低下的人们已进入这些城市就被他们的房价吓住了,忘了家乡到底是什么情况,二、三线潜力城市房价刚刚开始上涨,四线城市几乎就没怎么涨,当然这也不能排除象西宁等这样的过分炒房城市在其中,但毕竟不是群发性现象,不能代表所有地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延伸到更广泛的地区,投资资金也会考虑自己的去向,转到有发展前景的城市继续房产投资也不无可能,一是可以直接投资房产开发;二是可以持有物业等待未来的升值。

 

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任何时期都有人抱怨买不起房,都有人抱怨房价太高,可我们的生活却是越来越好,为什么?因为总是有一些人想不劳而获,这包括着有房者和无房者,这种懒惰的思维充斥的整个社会,遇到困难找政府,遇到好事绝不能拉下,更多的人想吃大锅饭,不想靠自己的努力。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已经步入老年,80、90后们却又更多的体现着自私自利,本事不大,气性不小的特征。但又有谁会主动批评自己没本事呢。

 

别去想着第二只靴子落下后自己能占下多大便宜,聪明的人总是在行动,懒惰的人却总是失去机会,我并不仇恨那些炒房的人,因为他们并没有做违法的事,到是那些无病呻吟者,我更加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