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楼市股市最大看点是加息与否


财经周评(10-25):下半年楼市股市最大看点是加息与否

彭澎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幅度为119%,大大超出全年增长目标的8%CPI涨幅为2.2%PPI涨幅为5.2%导致中央下决心控制经济过热倾向,一是选中房地产作为降温的主要领域,出台更猛的平抑措施,也就是4月份出台的所谓“新政”;二是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实际上对货币政策实行了适度收紧的操作,无论是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还是扩大发行央票,明显地通过数量化手段回收流动性。

如果这些政策产生效果,可能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增长呈前高后低走势,但全年GDP增幅仍然可能超过10%CPI呈前低后高走势,全年CPI超过3%的增幅目标。也就是说,GDP超出增长两个百分点,CPI增长也可能超出一至两个百分点。

据各方面分析认为,今年GDP超出8%的预期几乎是无疑的,但CPI是否超过3%仍有争议。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投资,消费开始起动,出口也在逐步复苏;而通货膨胀的预期在4月份因CPI增长达到28%而明显加重,大宗商品、石油制品、农产品价格的稳步上涨势头更使今年内把CPI控制到3%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于是,打压房地产、提高存款准备金、大量发行央票等都有控制通胀的因素,而原来预计在二三季度可能实施的加息却迟迟未能出台。这其中,原因之一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足,需要维持和延续一定的刺激政策;其二是美国不加息使尚盯住美元的人民币很难脱离美国低利率的影响;其三是人民币升值与加息有没有联系还存有争议。

但通胀压力是全球性问题,中国因经济恢复得较快,受国际市场基础性商品的影响更大,输入性通胀逼迫着中国有可能不得不先于美国而加息。最后的关键是中国使用的数量调控回收流动性能不能产生显著的成效,否则是不会轻易使用加息手段的

由于一季度经济增长接近12%,在调控后上半年仍可达11%,而下半年也将在9%以上,因此,全年增长冲破10%的概率很大。在这种形势下,CPI涨幅也将突破3%的控制目标。但由于很大程度上是因中国需求量大增而导致世界市场基础商品的涨价,这种输入性通胀即使中国加息也不一定能控制得住,因而加息并不一定是控制通胀的最佳工具

而且,加息还可能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利润,使尚不稳固的经济复苏出现反复,这使一些专家甚至怀疑年内会不会加息了。

今年以来,央行通过数量型控调,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市场过剩资金,以抑制通胀预期。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普遍认为当前只是出现了“温和通胀”或“通胀预期”。

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但4万亿政府投资今年就到头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靠什么继续维系呢?由于投资太猛,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包括房地产也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如果处理不慎,有可能会拖累整个经济。因此,继续靠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如果不启动消费,如果不提振出口,这么大量的投资是无法正常消化的,两三年内很可能会集中爆发出新的呆账、坏账。

由于出口不是仅靠中国努力就能实现的,因此,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断扩大内需。又由于不能把房地产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向了,自然的逻辑就是开发农村市场。而农村要形成现实的购买力,一方面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但这直接推动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就是加快城镇化,将广大农民尽快地转化为城镇居民,而又不致推涨大城市房价,也给房地产提供了新的出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