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新闻引发了大众的普遍关注,其一是前几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上涨,直创新高,其二是美国会众议院29日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汇率问题无疑是近段时间以来最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升值,难免有反对的声音。从改革开放的那天起,中国就走上了世界工厂之路,与之相应的,人民币汇率必然成为一个牵连甚广的博弈,升值、贬值,不会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国内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做出一些相应的姿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而这个适当,并不只是简单着眼于一个单一的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升值,却不是一个可以情绪化的问题。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造成怎么的后果?在此,不想罗列繁杂的数据说明,只简单说几个可能出现的情况,供大家思考。有人说,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的确如此,在对中国出口加工贸易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对美国的冲击同样不容小窥。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大部分是零部件、组建和半成品,对这些商品征收高关税会增加美国企业的成本。人民币升值也会提高美国半成品的成本。一个很显然的事实就是,无论是对中国产品征税还是人民币升值,美国的企业都会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就业。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很大部分被用于转换成美元资产。有很多看似忧国忧民的人士对此提出了大量的诟病,然而,却鲜有人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中国之所增持美元是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前提下的,最优方案。熟悉国际金融体系的人士,想必都不会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感到陌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个遗留问题就是,顺差国缺乏自我调整。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少令国际收支顺差国进行自我调整的规则和动机。布雷顿森林会议时,由于当时作为顺差国的美国反对,没有采纳凯恩斯关于债权国和债务国同时进行系统性调整的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美元资产成为最有选择的动因是,相对于欧元、日元国债等其他投资工具而言,美国债券市场更大。只要中国继续以每年4000亿美元的规模增加外汇储备,那么除了美国国债,很少有其他相对安全的投资产品有足够的深度和流动性容纳如此大量的资本流入。
而让我们更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就绝大范围的学术共识上都认可的观点是人民币低估并非中国巨大贸易盈余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既不能解释美国贸易逆差,也无法解决美国经济失衡。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纠结人民币汇率问题?显然,这早已超越了汇率问题本身。比如对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问题的破解,就绝对不是中美汇率问题、中美两国单纯博弈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人民币国际化、美国要重返亚洲,则更是中美两国博弈的重中之重,这是一场中国能否真正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目标的庞大博弈,而汇率,不过是这场庞大博弈中的一个小小棋局。
如果从这个方面的审视汇率问题,那么我们会显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