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入世十年的得失成败


 

中国入世十周年,举国都在以感恩的心态在进行纪念,或者表决心,甚至用最高规格去进行相关的纪念活动。那些曾经推动中国入世的人、接纳中国入世的人都被我们作为功臣与恩人来看待。

相反,那些崇尚传统的人,推崇祖先的人,注重乡土感情的人,有深厚的历史使命感与民族情结的人,都黯然失声了。

 

中国人厚道,常怀感恩之心。这符合中国人的“礼仪之邦”的称谓。

但感激只是因为已经得到,只想着收获而忘记了自己曾经付出的东西。

我们动辄对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状态,以感恩的心态去回顾是有些纠结的。那大概是歌功颂德的臣民心态在作怪。历史就是历史,无法从历史推导未来,更不能躺在历史的怀中,固步自封。

感恩者都是从国际化之中得到利益的,比如从政的人、经济与商业中的人、搞资本运营的人、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金钱与物质享受的人,希望能得到更多尊崇感觉到人。

 

其实感恩则更多的是感性的心理作用。感恩是不需要保持理性的。但在盘点回顾与总结历史,并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以数据作为支撑,用理性的态度去评判的。

感恩之心需要有,但是我们总是需要客观地去盘算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盘点了之后才去探究是需要感激还是需要去反思。

感恩与不感恩,事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激动还是无奈,未来就在那里,无法逃避。

 

总体而言,从入世以及其所代表的国际化之中,我们是得到一些东西了,那些东西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金钱与荣耀。

金钱,不是在购买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在不断贬值之中缩水的。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印钞机,印钞机让我们可以看到的钱越来越多,从维稳的角度,从人对未来发展的本能,从通货膨胀的角度,从含金量的角度,金钱数字越来越高,带来的成就感与安全感越来越难以给我们带来激动与兴奋的感觉。

但别人的印钞机里吐出的钱,却决定着中国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以及未来的政策导向,这却是最可悲的。

荣耀更多的时候是虚荣,是包装在本质之外的东西,是需要让人付出更多的钱财才可以得到的东西。

因为任何面子问题都需要用丧失切实的利益才能得到,追求形象就很自然地要放弃利益。所以综合起来看,得到的尊崇越多,好面子的人所丧失的东西也就越多。

 

我们失去的东西,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形的是资源、能源、清洁的土地、水和空气;无形的包括时间、定价权、话语权、决策权、传统道德标准以及历史文化的荣辱观。

 

站在当下,虽然不是出于愤慨,但我们需要更理性地去盘点得失成败。

为什么我们会遭遇那么多的贸易制裁?

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得到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

为什么我们的产业政策成为外人进行利益掠夺的工具?

为什么我们无法与其他国家国民一样,在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得到同等级别的赔偿?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东西,拉到外边走一圈,回来之后立刻身价倍增?

为什么我们在其他国家买到的我们自己生产的东西,比在我们的原产地的价格还要低?

国际化的环境中,是否依然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国际化的道路是否就可以给卖国者、侵略者与殖民者提供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堂皇的借口?

 

当我们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是需要更为理性而谨慎的态度的。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对你好,更没有人会不计成本地为原本属于你自己的事情进行投入。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两相权衡之后才去判断自己是应该感激还是应该仇恨。

 

还是从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来说明:

10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19万多件。

中国货物贸易额全球排名由第6位上升到第2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1位;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

随后5年,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国消费结构将继续提升,居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有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今后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商机。

 

我们不能不理性地去思考的是:入世十年间,朝国际化开放的三十年间,我们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是获得的更多,还是给予的更多。

即使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情结,即使从冷漠的财务数据出发,我们都应该更多一些理性,而少一些狂热,多一些盘点,少一些固执。只有回归理性,我们才能更客观地看待国际化所给予我们的机会究竟是出于虎视眈眈的市场入侵,还是出于善意的挽救。

只要我们回归理性,就会成熟,会避免我们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付出更高的学费。

 

感恩就等于是让中国持续地为世界人民做贡献,而世界人民永远有理由坦然接受,不需要考虑中国人的成本与代价,也不需要考虑中国人的心理平衡问题,对吗?

高调是为了付出,低调是为了积蓄。积蓄是对自己好,付出是对别人好。只有对别人好,才能得到别人的感激与回报,当然,未必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也有很多人以怨报德,民间讲是“喂不饱的白眼狼”,还会有来自东郭先生的启示。

 

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

应该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在比过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贾春宝

20111214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