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概念在变 国际化理念须变


       21世纪究竟是什么世纪?我经常性地问自己,也偶尔问过别人,但总是找不到准确的答案。有幸被推荐为安徽省第3期高校校长赴美研修班学员,深入美国高校调研后,对此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起来。
为什么一周之内走访的6所美国高校,无论是知名的南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还是知名度并不起眼的、甚至对于国内高校师生并不熟知的伍德伯瑞大学、莎蒂诺艺术设计学院,无论是美国的单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无论是美国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不约而同地在努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呢?我的基本体会是:时空概念在变,教育视野须变。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运输、互联网等高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共同身处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进步,不但扩大了教育资源全球分享的范围,而且也提高了教育资源分享的速度,不但一再挑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且也催生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创新。在此背景下,不同国度的高校完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大大地节约了国际合作交流的成本。
相比之下,美国高校对中国高中生、高校在校生更加青睐,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务长David Unruh教授甚至十分自豪地说,如果把学生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对象,那么,美国与中国之间教育的“贸易顺差”显著。我始终在想,这些年来,随着国内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考虑将孩子送到美国高校来就读,相反,为什么作为世界首富的美国家庭不愿意将孩子送到中国高校去学习呢?为什么国外高校代表团到中国高校访问时,总会受到前呼后涌般地贵宾待遇,而国内高校赴美调研时,却时常会遇到极不平等的冷遇呢?
在教育国际化趋势锐不可挡的趋势下,如何理性地研判教育国际化,以及如何有效地推动教育国际化,是摆在国内所有高校领导面前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又具有高度前瞻性的课题。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热衷于扩大招生规模的努力似乎有所收敛,但是,切实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路却始终找不准突破口,如:包括美国加州州立大学CSUSB的商学院在通过国际最具权威的商学院认证机构AACSB International认证后,它们就可以此为荣,更加卓有成效地促进商科教育国际化,尤其是在MBA项目国际化竞争舞台上获得有利位置,相反,中国大陆设有商科的高校非常多,却鲜有获得此项资格认证,甚至多数设有MBA教育项目的商学院对申请此项国际认证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另外,在世界知名度高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马歇尔商学院,都更是高度重视开拓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市场,创造性地联合设计了EMBA、GEMBA等项目,学校每年都有一大批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到中国市场的调研活动中去,并把此活动纳入商科人才培养的学分。然而,国内多数商学院至今还缺乏参与国际合作的实质性成果,更谈不上占领国际教育市场的制高点。
由此看来,时空概念变化是一种谁都无法阻挡的潮流,但是,在信息、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变革传统的教育视野,以一种创业精神来推进教育国际化是我们可以共同探求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