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文件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在实现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的具体细节以及管理机制方面,全国各地尚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美国的城市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是全面免费开放的,他们的基本特征是:1、任何人(包括小孩、暂住居民、外国公民)凭有效官方证件(如护照、驾照等)办理一个借书证;2、全市公共图书馆联网,一个图书馆办理的借书证全市范围内任何其他公共图书馆均可使用;3、图书馆场地全面免费开放;4、公共图书馆配备有电脑,免费使用,免费上网,一个借书证一天不超过一小时,上网账号就是借书证号,可网上预约;5、在公共图书馆内全面免费无线上网,无时间限制,图书馆提供足够的空间、桌椅、电源插座等供自带笔记本电脑读者免费使用;6、在一个公共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可在任何其他联网图书馆归还,也可以在一个图书馆借阅任何其他联网图书馆的书籍、光盘、磁带等,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相互协调,递送读者所借阅或归还的书籍、光盘、磁带;7、全开放式自动借书、自动还书系统(这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信任体系和信用制度,目前中国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次可借阅数十本,但不同书籍,借阅期限不定,光盘等电子书籍一般是一个星期,但纸版图书可以借阅三个月,且都可续借;8、付费打印服务(A4纸,一张10美分);9、各公共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免费参加;10、有专门的孩子专区,如有些电脑只供孩童使用。
以上是我总结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模式,主要参考加州伯克利市的公共图书馆运行模式。我在美国留学期间,除了享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善、发达的图书馆服务外,伯克利市的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模式令我和儿子印象深刻,我们大部分的假日时间都是在各公共图书馆度过的。一个人口只有10万且相当一部分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的小城市,除了有一个公共图书总馆外,还有东南西北四个分馆,无论是借阅、归还还是使用图书馆的各项免费服务,都是非常方面的。另外,作为美国西岸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已经实现了图书馆借阅、还书系统的联网,也就是说,凭你在伯克利大学的借书证或ID卡,可以伯克利大学图书馆免费借阅、归还斯坦福大学的藏书,作为伯克利的学生,不需要办理斯坦福大学的借书证,也不需要亲自到斯坦福大学去借书、还书,同样在斯坦福要借阅、使用伯克利的藏书,也是如此。当然,从伯克利到斯坦福去调阅藏书,递送等一来一往,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此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有效借书证,可以在伯克利大学的任何图书馆(包括任何其他院、系、所的图书馆使用),完全没有院系、专业的差别。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要做到美国的这些,尚需时日,但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的文化建设,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首先从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使用开始。在笔者看来,如果普通社会公众的学习成本很高,那么中国的文化建设就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