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校合谋吃空饷无关记者但关学生权利


    

教师与学校合谋吃空饷无关记者但关学生权利   刘效仁

教师在编不在职,拿着财政薪水,却在从事第二职业;校长放任教师停薪留职,隐瞒不报,截留教师工资作学校收入,或中饱私囊;教育局默许学校行为,或参与联合吃财政空饷。这种教师吃空饷的现象,目前在湖南永州不少地方普遍存在。网友举报称,据了解,宁远“全县吃空饷的教职工达百人之多,仅宁远一中、二中和三中就有50多人……” 其中零陵区被区纪委201011月份查处的吃空饷教师就有109人。保守估算,这些人吃空饷一年,金额至少300万以上。零陵区教育局局长胡乃湘不情愿接受采访:“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不是国家财政,关你记者什么事?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你们记者怎么不去关注?” (20110215日 东方网、三湘都市报)

教育系统是“吃空饷”的重灾区,似乎并非湖南永州的独特景观。尽管“吃”的方式不同,规模大小有别,但教师与校方相互勾结,联手作弊则大致不差。一方面,这些“吃空饷”者大都有些来头,有些“背景”,或是教育系统干部的亲属,至少是一些教学骨干。否则,就不可能“孔雀东南飞”,就不会被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所高薪聘用。另一方面,“吃空饷”者与校方结成了利益团体,以至于受到校方的庇护和教育当局的默许。或向校方每年交纳数额不等的“献金”,或用“献金”赎买了校领导。结果,一部分献金入了校方的账户,一部分装进了权力者的腰包。正由于“联合吃空饷”,“要黑一块黑”,于是“校长放牛吃草”,教育局长说“干卿何事”?

教师“吃空饷”这一恶劣现象,其罪愆不仅在于蛀食地方财政,是不当得利,非法获取;也不仅在于污蚀了教育的良好形象,败坏了为师者的职业道德,而且直接侵害了学子的正当权益。胡乃湘局长所言不差,“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不是国家财政”,但地方财政也是纳税人的血汗钱。虽然无关记者的利益,但涉及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更直接涉及到教育的质量,涉及受教育者的利益。

因为,各教学单位都是定岗定编定人的,一些教育骨干的“出走”“空岗”势必要有其他人来代岗。校方所临时聘用的人员中,不少正是无教师资质的社会人员或校领导的亲朋好友。多年来一直在清理代课老师,可总是前清后聘,越清越多,校方总要拿人顶岗。这些临时聘用一则缺乏教学能力,二则有临时观念,三则拿低廉的工薪,心理并不平衡,其敬业精神和教学管理的质量,都可想而知。可悲的是,作为受教育者却无力做出自主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纳税人用足额的教育经费供养教师,却只能让子女接受这种不知降了多少等次的教育产品,无论是对于受教育者还是纳税人,都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对于此种不公,不仅记者当管,记者当关注,作为政府的教育管理机构,更当引以为耻,悔过自新。然而,我们听到的却是胡乃湘的官腔官调,“关你记者什么事?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你们记者怎么不去关注?”这种不以为耻,抢辞夺理的“最牛官腔”,只能说明教育局恰恰是教师与学校合谋吃空饷的保护伞,我甚至想该局长的屁股上“有屎”也未可知。难怪当地的“在职的老师们都希望宁远县有关部门联合查处,仅靠教育局自查自纠是不可能根绝的”。这,恰恰正是对教育局自身败落的不满和谴责。

http://news.sohu.com/20110215/n279335932.shtml

通联: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刘效仁,235300,电话,05578095386办,[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