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的火焰与海水


     

美国经济的火焰与海水

——闲话世经风云系列之一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看似对立的矛盾总是在这个世界里共生相随、相辅相成;管仲则云:“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看似对立的矛盾又总是在这个世界里悄然互换、乐此不疲。世界如此,经济自然也是如此。矛盾、对立、转化、共生,这些关键词掺杂在一起,让风云变幻的经济世界充满了悬念和幻象。

 

很多时候,感知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叠和对称。2010年4月,次贷危机的硝烟还未散尽,大萧条的阴影依旧笼罩着山姆大叔,在一个大学讲课时,我问同学们:“就凭感觉,现在美国经济好还是不好?”,同学们齐声说:“不好”,然后我告诉他们,在当时刚刚过去的三个季度里,也就是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季度增长率的平均值为3.43%,而1947年以来其历史均值仅为3.33%。2011年3月,新闻中美国经济的表现显得格外强劲,在另外一次讲课中,我问听课的朋友:“就凭感觉,现在美国经济好还是不好?”,他们回答:“挺好”,然后我告诉他们,在刚刚过去的三个季度里,也就是2010年第一季度至年底,美国经济季度经济增长的平均值为2.33%,较历史均值和前期表现均逊色不少。

 

看上去不可思议,而这就是数据海洋与感官世界里美国经济的巨大差异,而包含在这差异里的,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和潜在变化的先机。且看当下的美国经济,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的景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就更新频率较低的核心数据而言,美国经济的近来表现显得有些“强极则辱、情深不寿”,2月底最新一次数据修正中,201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经济增长率从3.2%向下修正至2.7%。就更新频率较高的短频数据而言,美国经济的近来表现则依旧风生水起,2011年3月中旬以来公布的指标显示,美国小企业信心指数创3年新高;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下降至8.9%,创近24个月以来的新低;ISM服务业指数创5年新高,芝加哥PMI指数则创20年新高。

 

火焰与海水共生,看上去挺美,但又隐隐有些不安,这就是美国经济的现状。矛盾的对立统一里实际上包含着几重信息:首先,利好与利空并存某种程度上反而确定了美国经济2011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较快复苏的可持续性及其领跑全球经济的真实性,所谓“盛极则衰、器满则盈”,隐藏在消费增速下调、投资增长乏力、房市持续萎靡这一系列短期不利因素里的有利因子恰恰是这些要素可能存在的改善潜力,至少从许多细微指标的变化看,美国经济全要素生产力的悄然恢复正在持续、并不断扩展。其次,在火焰与海水的角力过程中美国经济正在逐渐回归一条更趋稳健和平衡的增长路径,消费重拾升势,家庭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渐趋优化,在忍受一系列短期利空因素存在和短期阵痛隐现的过程中,美国经济正在悄然换挡,这不免让人对它在世界经济新周期中的重新起飞饱含期待。最后,尽管从形势发展看,利好因素貌似正在逐渐压倒利空因素,但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对美国经济保有“谨慎”乐观的原因,毕竟刚刚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往往都是在群情激昂或是哀鸿遍野的极端预期环境中悄然迎来短期拐点。

 

感觉和数据可能存在差异,但资本市场不会说谎。无论是在“超预期反弹”的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还是在“换挡复苏”的2010年第二季度至年底,道琼斯指数均实现了28.52%和6.64%的上涨;而2011年以来的不到一个季度里,道琼斯指数再度上涨5.5%。这也是市场对火焰与海水角力背景下的美国经济始终“谨慎乐观”的真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