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一天房展会开幕了,为了及时了解岛城市场,和同事十点钟出发,一直奔东而来。路过我曾经的地方,海韵东方海尔地产总部,一阵唏嘘,感慨,里面的人就剩下几个我认识的了,他们依旧还在那里工作奋斗,半个小时后到了展会凌乱的现场,哦,地址原来就在“小海”曾经居住的出租房附近。
展会分三层,似乎散乱,不集中,分布的各个展位,尺寸大,很宽阔的样子,一看就明白,参展的房地产公司不多,招商没有做到位,还有二手房展位,装饰家居展位,还有汽车展位,较为乱,目标不清晰,容积率很低,首层是在边庭位置,散布着几家地方型的地产公司,地下一层的大厅里,比较热闹,满眼过去,是国内的大型地产公司集合的几家,二楼是区域公司和地方公司份额很多。
伴随着乱乱的声响此起彼伏,随着动线人流走动,人不是很多,所以不太拥挤,远没有以往的川流不息。我到会场的时候应该是黄金时间10:30-11;30之间,也是业内人员、媒体及客户主要集中的时刻。这时刻应该是人员最多的时候
人不多,没有热点,业内观察员的多于购房的客户,现场发礼品的台前,大部分排着队的是老者,那是收集资料和领廉价礼品的客群。川流不息的活动现场最多的是制服男女,这都是开发商的营销工作者,兜里都揣着金嗓子喉宝,扛着机器设备的那是媒体工作者,拍人群,拍沙盘,采访营销总监和总经理的,各自忙碌着,对了还有贼眉鼠眼乱窜的那是顺手牵羊的边缘客群。
快捷的彰显项目和被聚焦的都是大型地产公司,保利、中铁、远洋、绿城、卓越、万达、海尔、海信、地方公司也有青建,城建,城投,南山等,还有不知名的一些小的发展商。各自站着巨大的展位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传播手段,登记、记录着客户名录,正在蓄水,晚上开晚会的时候又一轮的开始小结,不易的地产营销人。
展位里,吸引眼光的依旧还是大型专业的地产公司,万达,绿城的展位和其展示空间无不代表着各自的实力与形象,当时在济南的时候我也是曾经感受着这样的符号,在东三省的时候也是那样感触着万达集团的固有模式符号,必上的就是,百货和院线;固定的传播符号引导着四面的的人流在各自的展位停留,当然了海尔的展示方法也是具有不变的因素,还是原先定的蓝白色调,我在职的时候就不喜欢的传播符号,现在还在用着。各展台解说辞,依旧还是那样的标准答案,固化了的台词依旧不变的重复着。看来已经是成为了标准的文件了。模式固化了,上级批过了就不要再改了,捷径。
有调查显示,青岛14.3%的人被限购;17.1%的人没被限购,但要等房价下降时再买;68.6%的人表示没被限购,会抓紧时间买房。这是否真的购房者真实意愿表达?明天应该能看出来,因为第一天依旧还是业界和同行的媒体居多,抱着安慰自己的心情的展示手段,这是必须可以的,但是有很多实际的公司不会通过展会来蓄客,因为展会是政府观察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在2005年之前都会彰显,现在不是了,首先房产在二三线城市不会通过这个来达到蓄客的主要手段之一了,圈层的营销逐渐成为重要的成交手段,
展会毕竟是展会,派单子插车的业务员,多于准客户,给人家省省单页吧,我没有拿资料,看看形势即可,展会聚集的项目,青岛市区的少,胶南开发区还有周边区县的比较多,盖是因为,青岛毕竟是吸纳财富人投放资金的一个黄金宝地吧。
展会又是一个业界聚会的机会,游走过海尔的展位,突然被一个人喊住,一看原来是海尔的同事,免不了一阵寒暄,感慨之余,回想两年前在青岛的生活,触景生情,我握着人家这个小媳妇的手竟然好久没有放开,好一阵的失态,丢人之极。
远远看见曾经的几个旧友在展位处忙碌着指挥着自己的团队,我的同事问及,马总,你看看这些大公司你都去过,都在里面工作过的,中海,万什么的,绿什么的,有何感慨,我苦笑一下,唉,一言难尽的啊。不要提了,我只能是在心里感谢这些专业公司成就了我的如今美好的职业生涯,没有他们的要求和给了历练的机会,怎会有我这个蝼蚁活在这个世上。
不管这样,时光依旧再走,不变的是,容颜的衰老与成熟白发的增多,回想起本月底,一个原来集团公司派驻山东的营销副总要辞职回家去了,都是浮云啊。
感慨间,电话响起,十二点,回总部,有事情谈,是关于土地的,出展会大门,迅速上车,迅速赶回我那朝七晚二十一的办公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