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智力”对接新疆现代青年的内地意识
李华新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年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滚滚涌向大漠绿洲,天山南北进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作为建设新疆的生力军,各族青年纷纷东去学习先进知识和经验,与内地密切互动,加速“智力”对接,为新疆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积聚能量。(天山网2011年05月15日)
“明月出天山”,作为承担新疆跨越式发展重任的青年一代,新疆各族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创新求变,而与此同时,借助援疆省市之力,一批批心怀梦想、渴望奋发有为的年轻人获得了深造和提高的机会。今年3月,在国家、内地援疆省市及新疆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程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
按照这项计划,今明两年,新疆将充分利用援疆省市资源和条件,分两批选派全区各地2.2万名未就业大学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锻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说,“把这些未就业大学生送到援疆省市培养,不仅仅是上个学,而且还是为新疆抓紧培养基层人才。”
对于新疆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具有具有前瞻眼光的决策,而且这样的一种实际锻炼和实际的接触,对于陶冶这些新疆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接触和考察。
新疆和内地的距离也会因为这一决策的实施而缩小与内地之间的距离。也许是生活的水平和收入水平不会一下子就缩小了,但是在思想意识上的变化,以及内地的发达地区的开发改革的观念,也会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些作用的体现,也许就是在学习归来之后,也许是在诺干年之后,或许在进行某一决策和投入工作之中时,会发现这一举动的意义,也是具有跨越意义的。
天山子弟“借智”东部,援疆省市纷纷“援手”鼎力相助。北京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确定了六所高校接收和田地区高校毕业生,其他援疆省市都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类事项。
其实早在10多年前,新疆青年一代就开始与内地“智力”对接。2000年,中央启动内地新疆高中班政策,10多年来,随着“内高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年招生规模由2000年的1000人,扩大至去年的6378人,截至2010年累计完成3.6万人的招生任务,学生分布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的36个城市。
为了让新疆学子健康成长,中央已累计投入内高班各项办学经费超过5亿元,新疆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也投入3亿余元,用于补助内高班学生部分学习、生活费用。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今后内高班还将逐年扩招,预计到2014年招生计划增至万人。
另外内地各省市也充分了解新疆年轻人的这一诉求,并且具有一下子额新近出台的帮助计划进行实施。
处在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历史时期的新疆各族青年重任在肩但大有可为。今年“五四”青年节期,张春贤致信新疆各族青年,勉励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己任,在各项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新疆的事业是持久的,也许在张春贤这一代领导者手中不能就全部实现了,但是新疆的未来是美好的,因为现在的新疆在发展,现在的新疆还在为未来储备人才的力量。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