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证指数强劲回升,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管理层关于“降物价、保增长”并重政策基调的提出;二是美联储重新提起三次量化宽松的讨论话题。
我注意到,“降物价、保增长”的政策基调,与前期管理层提出的“控制通胀为首要任务”的基调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个提法,显然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上半年的货币紧缩政策,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其二,上半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数值,已连续4个月下滑。最近的数据为50.9%,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关于经济景气的临界指标50%的数值。显然,即便是现在稳住货币政策,但由于惯性和滞后效应,PMI也会面临着跌破警戒位的可能。更不用说继续加大收缩力度了。
可见,经过上半年的收缩,目前的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以免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宏观调控政策基调出现改善的重要迹象。
关于美国三次量化宽松的话题的再度提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度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美国非要搞三次量化宽松,这将给新兴国家造成巨大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我们的“降物价、保增长”的政策目标也会面临新的考验。
我在预测今年上证指数的相对低点位置为2500-2600点时,曾经反复强调过:这是在正常调整背景下的调整极限。而所谓“正常调整”,主要就是指美国不再搞三次量化宽松。到目前为止,我仍然看不出美国一定会推出这个宽松政策的明显迹象。但我判断,美国可能会通过变相的手法,例如提高债务上限来提振经济。
但资本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反应。既然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中,中国开始强调保增长、美国则在设法提振经济,那么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市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资源股的再度关注和风险对冲性的黄金价格的再度走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就上证指数本身的运行结构看,昨天大盘的强劲上涨,并不意味着大盘的短期调整已经结束。从时间上看,短期上证指数在2730-2830区间进行震荡调整的基本格局还不会因此而迅速改变。
我的网易和上证博客7月14日专题讨论:资源股中,哪些品种有中线潜力?
(请进入http://q.163.com/tfshi/圈子讨论区进行交流)
(发表于2011年7月14日9时23分)
资源股为何再度走强(石建军)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