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功过 官方应当给力辟谣


     微博功过  官方应当给力辟谣

                                  陶凯龙

+

据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报道:近期关于网络微博造假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信息时代,微博是当前比较火爆的交流沟通工具。我国微博用户从2010年的6311万用户快速增长到20116月底的1.9亿,使人人成为小媒体,成为最快速热烈的参与者。

然而,伴随着海量信息的传播不免有假消息、假照片在网络横飞,更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为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从近年来频频爆出的热点新闻不难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引人注意的是除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在里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些主流媒体和经过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络媒体还有一些民间维权网站等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仅仅从动车事故事件可以看出网络媒体的优势,特别是微博的应用。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大量不时出现的虚假信息谣言甚至是诈骗等违法犯罪等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以网络为业的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关公司不惜组建网络水军和网络流氓队混迹其中。

尽管公安机关网络监察部门和各地文化管理及宣传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微博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条比较吸引人的信息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转发上千条,对于网络上的网民来说,难辨真假。

对于虚假的网络信息,有人评论造谣很简单,但是辟谣要耗时跑断腿都难以消除影响。在这里肯定有道德缺失的人员操纵恶意炒作某件事情,最近的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遭遇网络公关,因为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有关达芬奇的帖文被封杀,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在腾讯连发12条微博痛批新浪微博毫无道德底线,协助达芬奇搞危机公关。

在传统的媒体辟谣的方式是造谣发现谣言有关部门澄清媒体再辟谣。可是,在这里似乎都忘记了谣言真正产生的原因是政府权威部门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导致的。

实际上,如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依法增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借助有效的权威平台,利用微博这个平台的强大优势和良好机遇建立合理的发布机制,逐步掌握微博平台的话语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消除网络谣言就不是什么难问题。

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为能够为能够针对政体、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等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相关职能机构部门不能够及时的公开公众关心的相关信息,造成谣言愈来愈乱,以假乱真,造成人心恐慌,引起社会不稳定。

在这里面,也许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官本位以及个人狭隘利益等思想,害怕承担责任甚至刻意瞒报相关事件信息,最终受害的不仅仅是公众,更是政府本身的公信力,要知道权威部门的公信力是最重要的。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通讯信息工具功劳是自然的,有的过错也都是人为造成的。作为具有个人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本身也应该在法律道德底线之内发展,而作为具有监管职能的官方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应当给力辟谣,这是职能,也是责任。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网上正义力量必将在网络信息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胜利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