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4)


今天要说的话题是人的价值。一说到价值,就想会想到商品。什么是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什么是价值?

  现在大多数人所说的价值,是指客体所具有的促进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属性和能力,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
   
 
  从价值的含义可以看出,如果要说起人的价值,就必须把人定位于物。因为价值具有与其它事物一样的属性。
 
   一个人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就看他对社会起了多大的作用。人类物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为社会越发展,人类的需求越大,因此就必须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生活或生产用品。在原始社会,人类只能依靠群体的力量,凭着低下的劳动能力,获取少量的生存物。现今社会,人类似乎能获得他们想得的任何东西。可是获得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象人的真诚和对人的信任。物以稀为贵,于是人们又开始去寻找这些原本就存在于人心中的东西-----真诚。 可是在这金钱万能的社会里,这又显得比较难。谁能做到见钱不动心呢?特别是有权力的人,更是难以把持自己,在金钱和色的诱惑下,多少人纷纷落马?这是每个人都清楚的,却是大多数人不能自控得住的。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一个有着高尚的精神境界的人,他的人生价值似乎比那些有了很大的贡献却又翻身落马的人的价值更高。就象中国第一村华西的带头人一样,白手起家,却又无视法律,这种人社会价值终究会被他们的负面影响所抵消。
 
   在这点上,我比较欣赏美国人,他们信仰宗教,凭自己的能力去获取人类所需要的的东西,当他们得到自己该得的社会报酬时,他们又把这些本属于他们本人的金钱回馈给社会,认为这是上天给于他们的,他们不应该独自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就会少了许多的贪污腐化,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竞争。说真的,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当每个人都在争的时候,谁都不会首先放手;而当所有人都想让的时候,大家也就自然不好再争了。”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多余的,只是因为人的贪得无厌才会占有那么多的无用的东西。人死了,什么也不能带走。如果人能看清这一点,且切切实实地做到独善其身,这个社会就会清静得多。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中国能象美国一样,制定一个遗产继承法,让继承人先交相当数量的遗产税,那么当官的和有钱的人就不会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因为他们本人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又不能留给子孙后代,他们自然就会廉洁奉公。
  谈及人的价值,只是把人等同于物,这个境界,还没有古人来得清高。古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有不为权贵折腰的,不为帝位而折腰的。如果这些人,象释迦牟尼,老子,耶稣,庄子,没有为民请命活受苦的情怀,他们就不会有名扬至今的名声。
 
   因此说,提及人的价值,不能把人等同于物。要发挥人的作用,只有先把自己当人看。也只有先把自己当人看,才能把别人当人。既然同为人,就没有高低之分。我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于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是平等的。不同的是我们所奉献的东西和能力不同罢了。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价值,定位于物,觉得我们是在为某些人服务,那我们就会丧失做人的尊严,成为别人眼中的可利用的物件,我们就没有人格,就会被人当成物什,到那时,当我们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会被遗弃。
 
  因此说,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先找到自己,然后才有人的价值可言。如果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那我们一生就只会在别人的指使下活着。于是我现在的任务是找到自己,然后努力地发掘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