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的后面


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些什么?大雄宝殿的后面一般设有法堂,这是一个僧众演说佛法的场所也是规诫集会的场所。有一个上设座椅的高台,称做法座,座后悬挂释迦牟尼说法传道的画像。法座又被称作狮子座,缘于佛教说法传道的音量很足,如同狮子在吼叫。讲台位于法座之前,台上供有小佛的造像,象征正在听法的诸佛。台下有法案,法案两侧布列听法的坐席。法堂内左设大钟,右设法鼓。鸣钟为集合僧众的信号,击鼓则为勉励僧众向善的福音。有的法堂比较大,还会设二鼓,置于东北角的鼓称做法鼓,置于西北角的鼓,称作茶鼓,敲击茶鼓是用来召集僧众饮茶的信号。
   
藏经楼也设在大雄宝殿的后面,也有设在大雄宝殿侧面的,它是寺庙的图书馆,内藏佛教经典著作。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类,总称三藏。因此,学问僧也被称为三藏。经,梵语音为修多罗,是佛所说的教法和佛认可的教法的有关文献。律,又译作离行、灭恶,梵语音为毗尼,是有关佛教戒律的文献。论,梵语音为阿毗昙或阿毗达磨,是佛的大弟子和历代义学高僧阐述经义的著作。
   
我国寺庙建筑有一个特点:设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主要建筑全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在中轴线的两侧。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阁等,天王殿前的东西有钟楼、鼓楼对峙。大雄宝殿前的左右是伽蓝堂和祖师殿相对。法堂前左右为斋堂和禅堂。法堂后或藏经阁左右是方丈室。另有库房、厨房、客房、浴室等分布四周。大寺名刹,还另辟有五百罗汉堂。有的著名大寺院在寺院的左后侧或右后测设立戒坛,自成格局,另为一院。还有的附有塔院。

罗汉堂中有供四大罗汉的,有供十六罗汉的,还有供十八罗汉的,最壮观的是供五百罗汉的。五百罗汉的塑像制作可不是一件小工程,所以能供上五百罗汉的寺庙肯定是规模非常大的寺庙,国内供有五百罗汉的寺庙中最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四川成都宝光寺、上海龙华寺、湖北汉阳归元寺、云南昆明筇竹寺。

四大罗汉指的是被释迦牟尼派往东南西北传播教义的四大弟子,即迦葉、君屠钵叹、宾头罗、罗睺罗。十六罗汉的名字最早出现在玄奘所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宾度罗跋啰惰阇(长眉罗汉)、迦诺迦伐磋、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矩罗、跋陀罗(主管洗浴)、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金刚子)、戍博迦(宦者)、半托迦、罗睺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娑斯、阿史多、住荼半托迦。乾隆时代又加上了降龙罗汉嘎沙鸦巴尊者(迦葉尊者)和伏虎罗汉纳答密喇尊者(弥勒尊者),成为十八罗汉。至于五百罗汉,就没有明确的名字了,只能认为他们全是佛的重要弟子。

弄清楚大雄宝殿后面有些什么,在参观寺庙时就能心中有数。每次进入寺庙可以做一次对佛教寺庙的布局和对佛教供奉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