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型”的学子


  先说说学而不思的,(呵呵,先批评一下别人再说)。如果从一般的理解,“学”就是学习的意思。如果这样理解,首先说,既便真的学到了(何况还不可能),那学到的只不过是原来就有的东西。原来没有的东西,上哪里去学呢?那样的结果很简单,没有思,又何来创新?如果象武侠小说里的那样,每个师傅再留两手,那可能没几天人就要退化成猴了(当然进化的结果可能还不如猴)只学不思最多作到的也就是温故,而不能知新。
       何况没有思,真的可以“学”到什么吗?“故”就能温得好吗?没有思的学,学到极致也就不过是一张失去了密码的加密光盘。内容也许很丰富,但是抱歉,什么也读不出来。好一点的就如同一台留声机,远远的听起来,似乎也一样的美轮美奂。可是离近一看,原来都是奶妈带孩子——人家的。而且时问久了以后,无可避免的都会失真。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下,诞生了太多太多的这样的“学子”,甚至是“学者”。这类被我称为“u盘型”的学子或者学者们。个个光鲜亮丽,风彩照人的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讲坛上。张嘴闭嘴的都是名人名言,离开了书本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全……。有时候我就想,把那些人归到一起,压缩一下,可能也还不如一块10G的硬盘更有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