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不如扎实写作



    出名不如扎实写作
     曹秀
    最近有人写出文章,说出名早的困惑,让我感叹。很多朋友都说我没名,写出这些作品还没名,实际上我有自己的打算和目标。
作家不是明星可能一夜暴富,作家写作是艰难险阻的,不可能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作家的经验是财富,但不是生活的财富,只是写作的财富,因此作家幻想靠写作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幼稚可笑的,他们不懂得文学是什么,不懂得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更不懂得生命与文学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谈论钱财时滔滔不绝,写作时似是而非。
    作家写什么或怎么写,已经不算什么了,可是我还是觉得作家,别忘记应当写什么,这是原则,也是人生的正确性认识。现在的作家,可能忘记自己应当写什么了,忘记自己应当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了。在他们或她们心里,可能国家与人民利益无关紧要,只有钱财才是第一位的,有这样想法的人未免偏见。最近上演电视剧,里面有几个女人组成一个什么小组,说是抗日小组,可是表现的完全是抗日战争与国家与人民背道而驰的封建主义思想,这样的电视剧别说孩子不爱看,成年人也不爱看。电视剧怎能爱憎不分明呢?敌我怎能分不出来呢?而且人物语言与性格也是与观众背道而驰,这样的电视剧拍摄出来真的是劳民伤财,播放更是祸国殃民。
    我不反对优秀影视剧的播放,可是我讨厌那些见不得人的影视剧,明明不怎么样,偏偏播放,这就是问题了。请问编剧或导演,也包括演员,你们的良心和责任感哪里去了,难道为了钱财连国家利益与观众需要也不顾了吗?军事题材要贴近军事,近几年,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包括小说,有很多。可是绝大多数缺少军事,更缺少军事家的专业,比如打仗,这不是简单的打仗,而是应当上升到军事家的高度来表现。一场战争的掀起,原因是什么,谁能战术胜谁,期间有多少事可能发生。有一部电视剧,一个鬼子自杀时用手枪,其实鬼子自杀是用刀最好,符合他们武士道精神。可是奇怪的是,他用的手枪居然是中国产的五四式手枪,这不是奇了怪吗?建国后生产制造的手枪居然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不是开玩笑吗?还有很多假枪,让观众一眼就看出来,这样的枪林弹雨真的让人大跌眼镜。类似枪的失误有很多例子,其他方面也是应有尽有,道具差异,年代搞错,场面替换都有错误。还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表演不到位,该哭不哭,该笑不笑,个别情节更是啼笑皆非。眼下的电视剧里几乎千篇一律,几个美女与一个特工,不是深入虎穴就是床上戏,这样的描写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观众看的是什么,不是床上戏,如果看床上戏他们或她们可以回家看,或与心上人一起看,没必要在此浪费时光。个别情节,还有的十几岁女孩子为报仇向一个几十岁的老大爷求爱,这是人的正常行为吗?为了剧情吸引观众,连真正人伦都不要了吗?还有的为描写抗日战争,弄了几十个女人充当特工,请问她们是特工还是妓女?这种军事题材电视剧真的不是观众需要的,只不过是个别人为赚钱故弄玄虚罢了。我曾看过一部有关南京解放前的电视剧,也就是建国前的背景,可是里面有人买报纸时用的是一枚铜钱,这可是战国时期才能使用的铜钱,可是在电视里居然有人用。这个人不是正规演员,是跑龙套的,可是跑龙套也没这样跑的,起码要有知识呀,导演摄影师都应当知道或了解情况,可是他们居然一无所知。
    电影里的战争镜头有时会闹出笑话,有一队军人,他们打仗没有子弹了,可是他们穿的军服上仍旧挂着两颗手榴弹,这样的细节不是让人笑话吗?每当看电影时,我都看到有许多镜头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有的因为镜头虚假让人笑逐颜开,尤其是战争镜头更是啼笑皆非。比如战士牺牲时,总是往前冲锋几步或做几个假动作,要不然就是从嘴里往外冒血,坏蛋死了时总是挣扎几下才算了事。其实这样的镜头实际上是虚假的,观众看了以后会反感的,还有战斗时出现的烟火,或战斗场面,都有虚假成分。尤其是应当注意到的是长镜头,如果整个场面出现问题肯定会演砸了,问题就是这些长镜头才容易出事。每当战争胜利时,总有欢欣鼓舞的场面,可是欢喜的人群中总是出现一些与胜利丝毫不沾边的镜头,哪怕一个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也是不应当有的。电影是什么,电影是对一种旧生活的怀念,或反映更合适,然而现在的电影镜头就是缺少生活。还有《宝莲灯前传》有电话铃声,在二郎神与哮天换位置后,背后传来一阵电话铃声,虽然响声不大,但观众还是可以听清的。有一群警察抓捕,悄悄的,静静的,可是有人故弄玄虚非要弄出枪声拉栓的声音,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影视业出一贩情况并非朝夕形成,也是长期以来造成的,可是责任在哪里呢?
    实际上这是写作的差距,看人家写书,或写出电影电视剧,我就希望自己也写出作品来。可是写出的作品往往不如人家,于是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还需要提高,还需要努力。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写作的才华,有人只不过会写一篇两篇小文章,或写出一部两部电影或电视剧,真正难写的就是一部接一部,一篇接一篇写出来,让读者看到,让观众叫好,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写作方式。我曾经写出过一本书《写书指南》,在这本书里我写出许多创作方法,有一些就是我发表作品时的感受。然而这种感受是随时随地产生的,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这种感受才犹为可贵。问题是有多少写作者像我这样写作,有多少读者读过此书,他们有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在思想感情上产生认识,写出的作用于肯定会乱七八糟,其实这就是写作差距。有人不服气,凭什么说我写的不行,他们写的就行呢?实际上对这种事我碰到的非常多,业余写作者数不清,可是他们并没有把真正写作的功夫用在写作上,而是拉关系走后门疲于奔命,结果关系搞通了他们写不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说白了就是对文学的认识,有人写作是为了出名,有人写作是为了获利,有人写作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目的不同写作方式和思想感情当然也不同。现阶段中国人写作水平都有提高,谁都会写出几篇文章来,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以为没有文化也能写出作品来,这是错误的观念。人是最容易丢失自己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写作水平怎么样,写出的作品能感动人吗?尤其是现阶段读者水平提高了,如果还拿过去的写作方式应付他们,这样的作品怎能让读者受教育呢?因此我劝朋友们,不要把自己估计过高,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写出的作品就让读者找不到北,找不到北的读者还需要读你的作品吗?
    写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感受,是作者的感受,也是读者的感受,只不过是作者写出了代表读者的感受。这种写作叫差距,如果认不清差距,写出的作品会感动人吗?我希望现在的写作者都有一种本事,能够在匆忙中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弥补差距,弥补自己写作的不足。然而编剧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有学生问编剧是干什么的,编剧就是写剧本的,他们的作用就是把演员最好的时刻展示给观众。编剧真有这样的作用吗?是的,编剧的确具有这样巨大作用,有的比导演还具有这样大的作用。编剧通常都有导演能力,不仅写出的作品吸引读者,也吸引观众,因此现阶段许多编剧成为导演,既是编也是导,有的还加入演的行列。编剧为什么会有如此作用,这是因为编剧的才华决定的,一个人能否成为编剧,就看他写出的剧本怎么样。有的编剧写出的剧本观众喜欢,有的编剧写出的剧本观众不喜欢,于是就出现了两级分化,成功与失败。其实哪个编剧都希望自己写出的剧本被导演看中,拍摄后又受观众欢迎,可是编剧的希望总是落空,甚至从此石沉大海。为了不让自己的剧本落空,作为编剧应当具有自己的艺术准则,不要跟随风气写,应当心怀天下,放眼世界,这样的剧本才能受观众喜欢。另外,编剧在写剧本时,应当多多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这样写出的剧本具有人民性。换言之,编剧应当具有生活常识,不要尽写虚伪的东西,应当观察生活,写出实际情况。看看现在的电视剧或电影,引起观众注意的都是比较符合生活,有些就是生活中的原形。所以编剧实际上就是为观众说话的人,写出什么样剧本,说出什么样语言,不仅是编剧的事,也是观众的事,观众想什么编剧就写出什么,这就是编剧。然而编剧又是隐藏在剧本后面的人,他们不直接与观众见面,观众想什么他们写出什么。只有演员才能按照剧本的要求去表演,这种表演方式就是编剧的成功,就是观众需要的艺术形式,编剧的作用就在于此。我所以说了这样多,就是想让人知道写作的意义,出名与写作的关系。名气大有什么用,无非是为钱财,或为其他目的。只有扎实写作才能对得起作家这个称号,对得起自己爱文学的心愿,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