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发展规划需要及时修编
旅游规划修编动因是指促成旅游规划修编的具体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并分析其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是旅游规划修编工作的前提。总体而言,旅游规划修编的直接动因就是原有旅游规划不能有效指导旅游地的健康发展,间接原因则主要涉及理念、需求、环境、条件的变化。李庆雷认为,旅游规划修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旅游规划理念发生变化
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旅游规划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原来的旅游规划由于理念的陈旧和方法的落后而不能指导旅游发展,从而促成旅游规划修编。在眼球经济、休闲经济、快乐经济的基础上,体验经济、符号经济、创意经济、循环经济、真实经济、幸福经济等理念深入人心,新的资源观、市场观、产品观、产业观、项目观、效益观等观念得到认可。此外,刘锋提出的“十化”、王衍用提出的十大理念[11] [12],对旅游规划修编亦有重要指导价值。
(二)旅游需求特征发生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层次、内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未来十年内,旅游覆盖面将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将成为旅游消费主体,由满足基本需求转向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由物质消费为主转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由观光开始向休闲和专项旅游拓展,由核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由重点区域旅游向城乡旅游和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13]。由于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导向性,旅游规划也必须采取适应性措施。据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发布的《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2011-2020)》,对旅游需求、旅游产品、旅游业态、旅游政策等进行了预测,对于旅游规划修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旅游产业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受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周边旅游地发展变化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特定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产品、布局、形象都会受到影响,客观上要求对旅游规划进行修编。总体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持续扩大内需、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化、保障民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国家战略将对各地旅游业和旅游规划转型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区域发展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发展格局,如桥头堡建设促使云南省“十二五”旅游规划中提出旨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滇滇川、滇藏、昆曼等九条旅游经济走廊。此外,其他如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也会影响旅游发展规划的具体思路。
(四)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发生变化
在受外部环境制约的同时,旅游发展也受到内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包括原有景点的衰落、新的旅游资源被发现、城乡建设催生新型旅游景观、内部交通条件改善、产业要素变化、举办新的节事活动等。例如,昆明市宜良县汤池和阳宗海被划出,在旅游资源上可谓一大损失,但是,该县加快昆明东部新城建设步伐,推进南盘江沿岸生态景观建设,打造“花乡水城、旅游胜地、美食王国、休闲天堂”,加之经过地热勘探发现了新的温泉富集区,以及小哨野生菌生态村知名度不断提升,又为新时期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出处:李庆雷,孔慧.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修编的理论与方法 [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33(2):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