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糕市场定位与思考


 凉糕市场定位与思考

   四川有种特色的休闲食品,凉糕,一个朋友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仅仅依靠做凉糕每年的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因此一个小小的四川特色食品凉糕引发了我对它的思考。

    首先,凉糕不是主食,要做为正餐就很难,所以和一些正餐的连锁企业没有发展前景的可比性,就不能把专门做中餐和西餐的连锁企业作为效仿。那么,凉糕是否可以作为点心,作为零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果作为点心,那蛋糕、面包、饼干、水果沙拉这么多的点心,顾客为什么要选择凉糕作为点心?它却别与其他点心的优势又在哪里?如果定位是零食,那同类的零食就更多了,顾客选择凉糕的动机是什么?是怀念家乡的味道,是勾起小时候的记忆,是想到了奶奶或者妈妈那份亲情,还是单纯的因为凉糕味道非常的好?

    同时,凉糕可不可以走奶茶店的商业模式,店面小,都在人群非常多的地方,宣传效果也会很好,它就是像奶茶、像芒果爽一样的街头的消暑热的快捷饮品,但是它有多了一个纯天然和完全绿色食品的名号,多了一个传统手工制作的金贵身份,多了一个四川泸州地方土特产的卖点。

    一杯奶茶或者果粒爽能够买到8-10元,还是用粉末调味出来的,机器制作的,色素、香精、冰块没有一样是好东西,都能够被市场接受,那比较之下,我为什么不用同样多的钱买一杯纯天然的、绿色的、营养的、解暑的、手工制作的、兼具地方特色的凉糕!!!北方没有凉糕,但是全中国都有四川人,四川的凉糕却是非常的普遍,几乎人人都吃过,那这样的小吃打上了家乡的味道,打上了亲人的记忆,打上了绿色保健的牌子,就算全北方人都排斥,就四川人买了吃也是大的不得了的市场。高级写字楼里一个小隔间门口三五张桌子就是一个喝“下午茶”(吃凉糕)的好地方,赔上特色的点心,价格可以和咖啡一样的高,或者说它就可以成为中国式的“咖啡”,尤其是夏秋季节。可以在中国开的像星巴克一样流行,一样有品位,一样有文化意义,有地区特色。同样,可以开发有温度的“凉糕”,照顾到了女士在一定的年龄和时间不能吃凉食品。

    西餐很讲究,量少、味道却久久难忘,那凉糕是不是也可以选择特殊的材料、研究特殊的吃法,开发出高档的品牌,进入高级餐厅的菜单,走高端的路线。

    想想,其实凉糕的开发价值还非常的多,非常的广阔。一来,需要足够大的品牌运作;二来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开发;再次,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