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继续建高铁吗?


  更长远地看,高铁的战略前景值得看好。毕竟它是唯一用电而不用石油的交通工具。 电力可以用很多方法生产,未来的成本肯定更低。而石油储量有限,用完后不可能再有,民航和汽车业最终肯定会陷入大萧条。中国用高铁和电气化的货运铁路代替了飞机、汽车甚至海运,不仅对自己有很大好处,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经济。现在虽然其他行业遭到了压力,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变革正在增加政府获取土地 的成本。在变得像日本一样没法征地之前,抓紧时间继续修建高铁将是明智的选择。

  高铁技术在中国更上一层楼。同时,它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能够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先进的技术,一定得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个条件,这种技术对 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的,只不过每个国家都处在阶段性进步的摸索平台上。虽然中国高铁技术是引进德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但它们的技术本身也不是最成 熟的,经过中国的引进与吸收之后,其技术更胜一筹;第二个条件,国家有雄厚的资金支持。金融危机之后的庞大救市计划给予了高铁扩张计划雄厚的资金支持,以 至于铁道部在与那些掌握高铁技术的国家谈判时底气十足,并且在技术吸收上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中国在高铁技术的提高上刚好满足这两个条件,再看看上世纪 六十年代国家支持科学家试验原子弹与氢弹以及后来的核武器,与现在的高铁技术多么相像!只不过,原子弹的核心技术靠那些爱国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从美国偷 偷带回来的,现在的高铁技术是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的。我们无法苛责一个事物是完美无缺的,对待高铁也是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对这个异军突起的新生事物的惊人之处视而不见,它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也给 我们带来了社会转型期的某种不可言说的焦虑。但有一点,我们不能不惊讶,高铁是一个有着“中国式模样”的贵族。要知道,中国“以暴易暴”的治乱历史,产生的是大量的流民与暴民,几乎很难出现贵族,即使出现一两个贵族,也是难得一遇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而高铁也是难得出现的贵族。也许再过十几年,我们 再来看高铁,会看得更清晰,更能还原这个贵族的真实面目。给一点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