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一纸调查令让价格高涨的洋奶粉纷纷举手投降,国人一片欢呼。国人打出的“战报”成绩斐然,据说已有八家知名洋乳企纷纷宣布降价了。然而,看到欢呼的中国妈妈们,洋乳企的老板们是否也会笑昏过去了?
中国的产品出口这些年在国外屡遭阻击,阻击的主要手段就是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从钢材到橡胶产品,从陶瓷制品到铝合金轮圈,从小到温州以厘计算利润的打火机,大到被多地政府作为朝阳支柱产业发展的光伏产品,涵盖的产品种类枚不胜举不一而足。
在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之下,被中国学者视为经典理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变成了废纸空谈,欧美纷纷为挽救本国的“比较劣势”产业祭出反倾销的大旗。那么,外国政府为何不惜让本国民众花大价钱消费中国的产品呢?为何不在乎中国产品通过高价获取暴利呢?
一句话,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市场。迫使中国产品支付高额的关税后在市场上丧失价格优势,从而丧失竞争力进而丧失市场份额。
反观中国,这个市场经济的小学生倒是别出心裁,当洋奶粉已经占据中国奶粉市场60%以上份额的时候,而且是以高价格占据的时候,中国不仅没有拿老师的“反倾销”技术为己所用,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对洋奶粉搞反垄断调查!
洋奶粉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的增长已经到了一个增长拐点,中国本土奶企正在为市场份额的丧失而发愁和掀起抵抗运动,但是中国奶业的抵抗手段就和其它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以廉价为主要招数,靠廉价固守着岌岌可危低端市场。如果国产奶粉能够再进一步,可以预期,洋奶粉价格将会自动下调,以抵抗中国企业的反攻。但降价促销前必会顾忌中国政府是否会向他们国家对待中国产品那样来一个“反倾销”。
现在倒好了,一颗悬着的心可以放到肚子里了,中国政府主动提出的竟然是“反垄断调查”,洋奶企纷纷“极不情愿”地积极响应,纷纷“举手投降”,一呼八应地宣布降价。
据反垄断调查的报告说,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简直就是暴利,暴利到什么程度?据说是100%~300%,一罐到岸不足百元的洋奶粉,在中国商场的零售价是二三百元。部分洋奶粉被爆中国市场价格是原产地的400%。现在好了,顺从中国的反垄断调查,纷纷宣布降价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虽然还是暴利,却一方面表示了对中国政府的顺从,一方面又有利于维系这个依然是暴利的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中国竞争者尚未使出他们的“廉价”武器之前就主动出击了,而且是如此的顺理成章,站在金光灿灿的牌坊之下继续当着大把数钱的婊子。
通过这些年的几场事件,中国奶业的产品质量声誉已经难以恭维和信任了。在对洋奶粉咄咄逼人的市场攻势面前,心虚的中国奶企已经没有底气站出来说自己产品质量经得起比较,卯足了劲儿充其量说出来的也不过是按照国家标准没有超标、洋奶粉也有假冒伪劣等等。中国奶企一定对市场份额的丧失而不悦,也一定希望政府向欧美政府一样搞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帮他们一把,但是,政府这次却帮了个倒忙,不仅仅没有削弱洋奶企的竞争力,反而使其更加强大了。下一次国际间经贸谈判时,中国政府又多了一个理直气壮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案例了,可以要求以后欧美国家不要再对中国产品动辄搞什么反倾销,要学学中国政府搞反垄断才对。
据说奶业在中国发展迅速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人口众多,新生儿众多,而且现在中国从上到下还在为缺少下一代而呼吁放开计划生育因此市场前景异常光明;二是中国妈妈们都讲究自己的身材了,纷纷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腹产并且放弃母乳喂养,致使中国宝宝一生下来就母乳不足不得不依靠奶粉生长。据说婴儿对第一口奶有依赖性,他们会拒绝变更口味。因此,洋奶粉为了抢占中国奶业市场,对妇幼医院主动出击,据说只要医院让产妇使用他们的产品,愿意出300万的高价“入场券”。看来,入场券如此高价,暴利之谴责说不定还让人家还一肚子冤枉呢!过去中国有良知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出面规劝产妇要母乳喂养,现在怕是很多都在热衷于推销洋奶粉了。
奶粉产业的兴旺发达,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营养学家们的宣传也功不可没。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现在中华民族强壮了没有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洋奶企在中国变得强壮了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最近一段时间的传媒给出的信息是,中国妈妈们可能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是缺乏“母乳”,只不过丰富的母乳现在是用来让中国成人吮吸的而不是让中国婴儿喝了。看来中国宝宝们还得靠奶粉,中国妈妈们可以庆幸的是现在有了比较廉价的洋奶粉了!赶紧去看看吧,看看宣布降价的洋奶粉中有没有自己宝宝喜欢的牌子。
我历来不赞成“阴谋论”,但是此次对洋奶粉的反垄断,我怀疑是否有洋奶粉企业私下游说了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