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守学生多一点关爱 对企业少一点袒护
执法人员面临象鸭母走路一样摇摇摆摆怀肚大婆的哀求,不得不动心寻个明白。笔者以执法人员、四川党建特约通讯员的身份进行了现场调查了解与采访得知:
“笼中之鳖,手到擒拿”。该校六年级刘老师及经营者面对面地向笔者介绍:该经营业主在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承包该小学学生食堂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期间,给学校各班老师好处费,强迫该班学生购买餐劵充值,强行学生在该食堂以每月50——60元不等的餐劵就餐,其餐中菜淡中无盐,很不科学和营养。
“笼中之鳖,常有漏网鱼”。刘老师这样向我诉说“我班的学生说,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既无油也无盐,我们不在外面吃吃,恐怕我们无精力听你的课了”。正逢中午就餐之时笔者现场采访了几位小朋友,应证了刘老师的话。他们告诉我“这里的饭菜真难吃,我们想在外面吃的目的是想见见‘油水’。”“油水”这个词儿听起来好心酸,如今谁家的娃娃还会说想见见“油水”。也许这就是业主找我们诉说的原因就在于追求最大利益化,忽视了学生的安危罢了。
师生有别。师是为人师表,道德、素养都高于学生,但在同一环境同一食堂就餐,饭菜的质量、价格却是“老师低价高质,学生高价低质”。笔者就此做了详细了解得知:该食堂向该校单身教师提供了中晚餐均价为3元一顿,不限菜的份数,并每餐都有荤菜。学生就餐的菜价最低就是3—5元不等,其中3—4元是见不到荤,并且这些菜很难吃,是因为无油无盐更谈不上色香味形了,4.5——5元的才就能与老师匹配。请问:老师就餐用的是美元,学生就餐用的是人民币吗?
食堂环境有待改善,杜绝群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该食堂使用分餐具,一人一餐具防止病菌交叉感染,看来无不好事。但为此笔者在食堂四处寻找未发现有专业高温消毒器械,500多人就餐唯有一小型消毒柜,其消毒柜也是一摆设。笔者走进一看,该消毒柜没有工作,并且还现场看到消毒柜里还留有饭菜残留物,其餐具四处摆放无一整洁气氛。当笔者向业主问其餐具消毒一事,业主道“我们是采取每周一消毒”。
“餐具不是定项定位到人,其餐具是非能确保无病菌传播”。
“这个就。。。。。。”就不出来了。
笔者多么希望祖国未来的花朵具备健康的身体!
响滩工商所执法人员见此,考虑该校大批留守学生、住宿生目前的生活必须依靠该食堂提供服务,执法人员向该业主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并发放了限期整改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