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汉子遇到伪娘(1月26日)


当女汉子遇到伪娘(1月26日

 

关键词:社会  女汉子  伪娘  贾春宝

 

总是有职场中的人抱怨自己的单位之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骡子使。这种说法很具有传染效应。自然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生存压力,而员工也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在职场中有越来越多的生存与上升空间,但毕竟这种消除性别特色的做法,也让我们增加了许多焦虑与恐慌。

在我们身边,都市里的越来越多的女生变成了女汉子,就会更加独立,缺乏基本的依赖性,并进而让自己的情缘知难而退,貌似获得了更多自由,却让自己多了许多无奈。

 

在互联网的世界,来自QQ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多彩,那更多的是萌态十足的夸张表情,不用的话可惜,用的话却又失于轻慢;来自电子商务的诸如“嘻嘻”“呵呵”“亲”之类女性化十足的表达,也不分男女都在使用。就连北方的汉子都在频频使用,这就让人感觉有点吃不消了。

与男人使用阴性十足的表达相反的是,女生之间甚至女生与男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出现不加掩盖的引诱挑逗甚至色情意味,同时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暴力与霸气测漏导向,似乎不如此就会感觉委屈,感觉受到压抑,不过瘾,在贾春宝看来,这确实是值得悲哀的现象。

在网络上呈现自身被压抑很久的另一面,似乎也有无法辩驳的道理。互联网是另一个世界,会让人有时间与心情放松,就如网络实名制,倡导了那么多年,而且匿名制带给网民的伤害多得不胜枚举,推行网络实名制依然举步维艰。

给人的感觉是实名制剥夺了在网络之中自由发表言论的畅快,而且在感觉骨鲠在喉的同时、芒刺在背是增加了许多痛苦的。

 

从影视作品到民间小调,不管是大俗还是大雅,都在追求男欢女爱、卿卿我我的情感表达,反观男性人物的形象,却大抵缺乏阳刚之气,甚至都有一些猥琐,似乎都深谙浓情蜜意、怜香惜玉地讨巧之道,似乎不如此便是不解风情,让女生伤心,挨全世界的骂了。

在影视剧情发展的情感表达的时候,女生基本都雷厉风行,快言快语、粗声粗气、甚至理直气壮到胡搅蛮缠的程度,颇有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味道,因为她们觉得我是女生我怕谁,即使错了或者越界也无所谓的感觉。

以湖南卫视所引进的《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关系主题的栏目——把奶爸变成了模范丈夫的标准,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一个栏目就可以创收超过3个亿;这个现象,贾春宝在2014年1月16日的文章《亲子关系,男人变奶爸女生远庖厨的悲哀》中已经有了一些评述。

以剩男剩女的婚姻大事为主题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也塑造了颇为讨巧的男闺蜜的角色,而且主演男闺蜜的大左表示,六年的主持人所形成的人气竟然没有一部电视剧高,这些从传媒的财务标准考量,无疑是成功的,但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值得深入思索。

 

大老爷们扮萌,会催生更多的女汉子。女汉子的出现也让男性更倾向于表现阴柔之气,这样的“反串”会弱化两性之间天然形成的性别反差,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都变得不是那么清晰可见,这种状况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估的。

拜托:特别是男同胞们,都不要这么萌做伪娘。素来感觉,萌是女孩子的专利,即使“一口一个爹”地发嗲,到处做大叔控甚至认干爹,都没有丧失其天然赋予的性别特质。假如大老爷们也追求萌,与女汉子现象相比,有更多的病态成分,会让人感觉阴气重得难以得到尊重;有些时候就因为男的更多扮萌,所以女汉子才越来越多

不管是女汉子还是伪娘,都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当女性不再矜持,当男人孱弱无力,人与人之间将会丧失基本的安全感,情感与信任荡然无存,这个世界就将走入末路。究竟谁是谁的先决条件?谁是出于被逼无奈?谁是罪恶的根源,这个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贾春宝

2014年1月26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