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题董仲舒(1)
独尊儒术百家罢(2),春秋一统公羊学(3)。灾异谴告(4)阴阳节。天人通(5),三纲五常(6)正去邪。 正君正官正万民,四海归正(7)无中绝。凤凰来集何曾缺?麒麟去,梧桐泣血伤离别(8)!
注释:
(1) (公元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西汉大儒。
(2)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各王朝的正统意识形态。
(3) 董仲舒向汉武帝陈述《春秋》大义:“《春秋》大一统者,乃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班固说:“董种舒《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4) “灾异谴告”即是把天人感应说运用于社会政治,董种舒认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5) 董仲舒献武帝以《天人三策》。
(6) 此指董仲舒效法天意而创立的王道之纲、治国之道。王道的五常是王道三纲的具体化。(参见加润国著《中国儒教史话》第94页~96页)
(7) 董仲舒认为理想的政治是:“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不壹于正,而无有邪气奸其间者。”
(8) 凤凰来集,麒麟住世,皆为吉祥之征,只出现在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之时,本诗以此反衬政治之黑暗。董仲舒一生为人廉直,却多遭嫉妒,甚至下吏入狱,险些被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