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弗利在他的名著《君主论》中认为,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按照马基雅弗利的观点,“政治”成为“公共领域”的同义词,“道德”则被划归于“私人领域”,二者间形成了一种通过与对方的对立来反衬自己的“镜像”关系:一个人成为一个好的统治者意味着他必然被私人领域的标准定义为一个恶棍;而若将私人领域的行为准则运用于公共领域则不啻自取灭亡。
现在的问题是往往把自己统治者或政治家的“老板”在任何领域里都玩政治,正因为如此,无论集体还是他本人的安全感都很差,而结果是公共领域里的行为准则在私人领域内得到了娴熟的运用。
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无道德”,主要在强调政治应该和道德分开。两者的游戏规则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在政治领域遵循道德的规则,或者在道德领域奉行政治的规则,必然会遭到挫败。
企业之于市场也许需要一些政治原则,而之于企业内部,必须有充足的道德原则,否则企业很难成长成熟。
遗憾的是,老板们似乎并不明白或并不认可这个社会学的道理。
2014年12月19日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