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个听话的、有上进心的孩子,一边教育,一边宠,可能会越来越好。而如果是一个不太听话,甚至劣迹很多的孩子,教育没行,宠爱先来,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孩子,是经不住宠的。中国足球,就是后一类“孩子”。然而,近一段时间的种种迹象表明,各方对足球的宠爱有点过了,有的方面还过得很厉害。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上疯传一份“足球神剧”列表,显示有一大批足球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即将来袭。这些剧中既有青春偶像剧,抓住足球热血青春特点大做文章;也有传奇人物剧,主打足球的竞技性;更有古装剧、穿越剧、年代剧、抗战剧等。而且,马拉多纳、梅西等国际上十分知名的足球明星,都有可能被邀请参加这些影视剧的拍摄。
足球真的有如此大的魄力吗?中国的足球真的到了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的时候了吗?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足球自1994年实行职业化以来,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没有一个体育项目能比,甚至其他体育项目加在一起的投入总量可能也越不过足球。然而,足球带给国人的,除了伤心,就是愤怒,基本没有带给国人开心和享受的。讫今为止,可以说没有一次是真正冲出过亚洲的,仅有的一次,也是因为韩日联合举办世界杯少了两个最主要的对手。否则,一样是看客。
相反,这些年来,假球、黑哨、赌球、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倒是年年都有,循环发生,以至于什么金哨、年度最佳、金球等,都可能与腐败联系在一起,刺激着国人的精神。将这样一个体育项目,突然上升到疯狂烧钱的地步,可能不是决策层希望看到的结果。
事实上,对中国足球来说,不管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向前推进,都是最重要的。足球可不比房地产和股市,有钱就能烧起来,有钱主涌把价格拉上去。足球能不能冲出亚洲,能不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要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给不给你这个面子,看别人会不会输给你。投再多的钱,拍再多的神剧,踢球的还是那些人,还是那样的技术,这钱也就白花了。相反,会给其他国家留下笑柄。
足球从娃娃抓起,也不是投稿入多少钱就能成功的,更不是把其他项目都停掉。足球与文化学习也分不开,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也分不开。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让孩子们喜欢踢球。否则,足球也会陷入应试教育的怪胎。
投这么多钱,拍这么多神剧,那就更是吃饱了撑,或被钱多烧得发慌。有这么多钱,不如把学校、特别是贫穷地区的学校改善改善,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校园里踢球。
国人盼望足球振兴的心情可以理解,投资者、影视人物希望借机进行一些商业行为也能理解。但是,这是足球,一个不值得大树特树的体育项目。想一想,一个已经烂到不能再烂的体育项目,却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投入,那些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体育项目和体育工作者,情何以堪。
足球,还是需要国人以冷静而理智的姿态支持,切不要过于冲动,这样反而会让这个“坏孩子”更坏的。要让它变好,先将他教育成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