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怎样的敬畏来敬畏


       我们以怎样的敬畏来敬畏怎样一些鬼神?

    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我们敬畏的那些鬼神都是正义与道德的化身。这些鬼神统统居住在各自的墓地里。所以,墓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正义和道德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墓地不仅仅是一种殡葬的实物形态,它里面有深刻的政治和道德的烙印。中国古代有系统的关于墓葬的规制。官方有官方的规制,民间有民间的规制,官民之间的规制在道德伦理上却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一个在道德上有严格的缺陷的人,一个有损于国格家风的人,死后是不能进入祖宗墓地的,于是墓地也成了一种道德伦理的张扬与惩罚的工具。

    能够进入祖宗墓地的人起码在道德伦理上没有重大的缺陷和过错。这就保证了墓地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性和精神品质的相似性。所以,我们称之为神明的人都是那些在道德上伦理上的合格者。换言之人们敬畏的那些鬼神就是那些在生前的生活实现中在道德伦理上有资格作为后嗣子孙奉为榜样的人。

    而我们的敬畏,除了按照习俗惯例每年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祭祀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若家庭、家族或国家发生重大的事件,一定要在禀告神明,并征求神明的意见之后才加以处置。子孙若犯下重大的错失,一定要到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堂进行忏悔。这种忏悔的过程从仪式的设计者的立场来看就是一种道德伦理上的自我反思与觉悟的过程。在以光宗耀祖为人生奋斗终极目标之一的宗法思想的教育下,在中国人宣传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引导下,人们相信头上三尺有神明。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受到我们祖先的全景式监督。西方人的宗教忏悔是向神父告解忏悔的方式来体现的,头上三尺的神明是以上帝的小天使天天围绕在教徒的身边,随时录记信徒的个人行为,并报之与上帝的方式来强调的。

    头上三尺有神明祖宗就是中国式的敬畏,就是中国式的道德自警和行为自律的方式,也就是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之敬鬼神的社会教化之功用,也就是中国人言语行为的道德紧箍咒。

    中华民族长久的农耕文化,让人们习惯了眼睛向下,向着眼下的那块土地,而在那片眼下的土地之中,相当的部分都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所以,活着的人便要常怀警惕之心,不得作出有侮辱国格家风的事来,于是社会得到了稳定,正义得到了张扬,恶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带着对先人的敬畏的心灵状态,来实现自我人生的道德伦理的成就,以期使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顺利的成为享人丰祭,让人敬畏的又一代神明。这就是中国人关于敬鬼神的智慧。

    现代的中国公墓弱化了神明的意义,只是一个埋葬逝者的地方,所以也因此部份丧失了它在社会集体道德价值上的象征性,它的简奢是由金钱来决定的,社会的正义性在这里己然退出。只有极少数讲究的人还会在选择墓地的时候了解在邻右居是何等品行之人。这是现代公墓在道德上的缺失,正因为如此,它在社会的整体性的价值存在的建构体系中部份丧失了它经过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努力建构的神圣与庄严的重要地位,这是一种不幸,文化的不幸,人道之缺失。

20162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