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29):大理·艺术寂照庵
2019-8-14
离开感通寺,继续往山上走四五百米,山包之上,一群红墙黑瓦的建筑被绣球花包围着,那就是寂照庵。寂照庵大门也是朝北开的,也是利用地形之便。
相比于感通寺的清净,寂照庵显得有些热闹。大门牌坊之下,拍照留念的人一波一波的。说实在话,寂照庵的大门确实要亮丽一些,更有光彩一些。
第一次看到“寂照”二字,就觉得很艺术。这怎么能是佛教场所的名称呢?进门之后才发现,艺术并不仅仅在这名字上,而在整个的陈设和展示上。陈设和展示?是的。这尼姑庵似乎不是宗教场所,而是园艺展览馆;或者说,因为其园艺的展示,很容易让人忽视其宗教场所的性质。
寂照庵展示的园艺和花艺主要是多肉植物。进大门的通道两侧,地上摆着,架子上放着,墙上挂着,各个品种,各种形状,不同造型,颜色各异的多肉。一开始就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大殿前面的广场,是多肉花艺展示的中心。正中心是多肉花盆摆成的卍字,两边厢房的门柱上,窗台上,尽是素雅的多肉。正前方两座烧香纸的炉子,四周也用多肉装饰着。最漂亮的是院子东南角上,用品种多样,色彩丰富的多肉摆放的小船。
往里走是一座小院。院落里有各种老式农具的艺术展示,都辅以多肉植物。墙面经过加工改造,体现佛教的艺术的色彩,吸引着游客争相拍照。朝东和朝北的房舍,布置成茶室。茶室饮茶,有免费的茶叶,是之前的游客留下的;也可以花钱买庵里自制的茶叶。茶室内部陈设雅致而简洁,简朴而灵秀。窗外是树林和草地,野花和古藤;每一道窗户都是一幅风景画。靠北的落地玻璃窗外,是一面斜坡的多肉。
实在是典雅至极,漂亮至极,实在感激营造者的良苦用心,欣赏设计者的艺术造诣。
似乎只是艺术的展示,缺乏佛教的意味。其实不然。艺术也是我们接近和理解宗教的途径。宗教的神秘和奥妙,很多时候是我们的知识和理性理解不了,把握不住的。借助于艺术,可能帮助我们更好进入宗教的情景,获得某些感悟和启示。我们知道,西方的绘画和音乐总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而且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宗教的背景。因为神的某些意志不能依靠理性来理解和把握,而艺术则是可能的传达和接受的方式。寂照庵的这种园艺和花艺的展示,其素净的材料,淡雅的风格,完全契合佛教的精神。
我进去参观的时候,师傅们正在做功课。悠扬而婉转的念诵,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