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行为中的态度链


人间行为中的态度链
喻建国
人间的行为都伴随着态度,人们的态度也会决定人们行为的取舍。我发现人间行为中存在着这样五条态度链。1.平和——焦躁——暴躁态度链;2. 渐趋——激进——暴追态度链;3.圆润——枯涩——干裂态度链;4.共赢——独赢——全输态度链;5.融合——杂陈——排异态度链。
                          平和——焦躁——暴躁态度链
平和,焦躁,暴躁,三个不同的等级。长袖舒展,不急不慢,雍容坦荡,和迈易亲,平和在这里展开了它的风采;心急如焚,坐立不安,愁眉苦脸,不尽恍惚,焦躁也在这里显出了它的无奈;暴狂有加,频出乱招,火爆任性,随意乱行,暴躁也在此处暴露了它的丑态。
平和是成熟的风采,焦躁是次成熟的无奈,暴躁是不成熟的丑陋。平和是通过修炼而习得的,焦躁是随身而带来的,暴躁是任性而滋生的。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修炼自己的心态,培育自己的德行,检视自己的行为,日久天长之后,个体就逐步拥有了平和。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注意修炼自己的心态,也不培育自己的德行,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什么约束和规范,长此以往,个体也就拥有了焦躁。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根本不顾自己心态的修炼,从来就没有德行的影子,所有的行为任恶而为,长久过后,暴躁已然像魔鬼般随影附身。
平和最根本的筑基是心平,心平实际上就是心理正常运转的一种说白,“心平学说”认为:人受制于心,心法于自然,心合于自然则平,人就平安健康;心若悖于自然则乱,人就会受到焦躁和暴躁的侵扰,让自己的平安和健康受到威胁。为了达到心平,个体可以经常运用平衡论和心平法修正自己的观念,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转变不当观点,控制不良情绪,达到心平。
在自然界中,衡器两端承受相同的重量时出现的一种状态:两物齐平。当两个存在在数量上达到相等时会出现两种存在齐平的状态,即呈现了平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合力为零,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此时物体趋于平衡。存在处于量变阶段中,出现了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时,即出现了平衡状态。个体经常运用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心理运转,让自己的心理运转正常匀称,无冲动,从而实现了个体心平。
在所有个体运行中,避免大起大落,大张大弛,让平注入谐中,让和融入谐内。平乃平平常常,平乃无起无落,平乃不紧不松,平乃一望无边;谐乃和和气气,谐乃润物无声,谐乃包容一切,谐乃一赢皆赢。在平和的状态和过程中,没有极大值出现,也没有极小值会出现。在平和延绵的区域,呈现一望无边的良好视野。心中有良好的愿望,但不是强烈的愿望;心中有美好的追求,但不是强烈的追求。普普通通,却是极高水平的普通;平平常常,却是极不简单的平常。淡淡地,缓缓地,似不握而在握,似非进而在进,似无为而有为,见而不显,闻而不刺,抚而不觉,听而无扰。
个体处于平和中,焦躁和暴躁全都远远地遁去。
渐趋——激进——暴追态度链
渐趋,激进,暴追,在指向目标时不同心态的人所走出的姿态截然不同。心态成熟者在整体趋向目标的态势中所展示的是渐趋,不急不躁,节奏分明,步履清晰,稳妥贴切。心态次成熟者在整体趋向目标的态势中所呈现的是激进,疾步猛进,节奏纷乱,步履杂陈,颠三倒四,或是激进的激反即迟疑,疑惑不前,观望等待,漫无目标,举步维艰。心态不成熟者在整体趋向目标的态势中所流露的是暴追,超狂前追,毫无节奏,乱闯乱奔,目标模糊。
不急不躁,个体在平常心的指引下,心情平静,毫不急躁,行动从容,循序而行,依次运转,不越轨,不逾格,工作井然有序,谨慎踏实。整个运作节奏分明,所谓节奏指的是在时空中,在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也可理解为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清晰有序的整体。步履清晰,前行的脚步留在地上,一步一个脚印,清清楚楚,说明走得很健。稳妥贴切,运行的效应稳稳当当,四平八稳,绝不可能出现颠扑,运行的效应恰当到位,不偏不倚,真确切实。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渐趋中的节奏分明,渐趋的节奏说明渐趋并不意味着尽是慢慢吞吞,它还包含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清晰有序的整体,人们可以看到操持渐趋的个体在某一段时间里可以运用飞跑、跳跃、奔腾向目标急速靠拢,但是那却不是激进,更不是暴追。那是渐趋的节奏显示。
当个体的心态处于次成熟时,运庸的激进表现,除了动的方面有表现之外,还有静的方面的表现,这是需要人们深刻认识的。疑惑不前,个体对目标存在没有确信,疑虑重重,对目标方向犹豫不定,难以决断,处于困惑中。举棋不定,不知何从,严重地捆住自身的运行。前观后望,看不见方向,拿不稳注意,观望等待,漫无目标,举步维艰,也就停在那里了。这也是运庸的常见形态。
当个体的心态处于不成熟时,运糟的暴追表现是没有静态的,只有动态。跃上,跳过,跃过,尽显为超。当狂的等级趋于最高级别时,那就是超狂了。狂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不同于一般,操持狂的个体常常是精神有点不正常的人,超狂前行必然是节奏混乱,成不了章节,出现在时空中的尽是乱闯乱奔,一会儿朝东跑,一会儿朝西跑,不知道目标在何方,看不清辨不明,模模糊糊。处于暴追中的个体实际上是很可怜的,白耗掉精力,搞得筋疲力尽,身体也被搞垮了。
圆润——枯涩——干裂态度链
圆润是物体表面光滑润泽的反映,延扩至对声音的感触上则是声音滑利甜润的反映,延扩至对人的技术的感觉上则是技法圆熟流利的反映。成熟心态中的运谐有圆润的支持。圆润的不尽动力来自神圣与高尚,是升华的铺垫,那动力始终以微力的形态出现,但是其力度的大小,方向的灵活,恰到好处地必将时空所在的世间合力导向和谐的方向。液体渗入固体的过程古人常用“润”字表达,圆润可以产生无磨擦的效果。运用圆润就是运用无摩擦,在处事过程中,让一切突变均寓于渐变中,让一切尖锐的矛盾均化解为若干个不再尖锐的小矛盾群。运用圆润本身又是一个柔和的无摩擦的过程,这是处事最高级的手法,古代兵书中所谓“不战而胜”,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传播和授业中的“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最高处事方法的展现。
枯涩,枯燥,呆滞,粗糙,无润,迟钝,晦涩,组成了一个枯涩群。枯涩是圆润退化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状态,人们接触到这种状态时,一股枯燥的感觉迎头扑来,眼观其影呆滞傻愣,抚其表面粗糙麻木,整个存在无液留储其间。枯涩之人反应迟钝,若有表露必为晦涩菌集。操持次成熟心态的人在其运转中经常会显示出组成运庸的枯涩。当人们的心理状态缺少了圆润,就必然慢慢地向苦涩趋附。这时人们就需要加液施润,向圆润趋附。如果不做努力,就很可能会向干裂靠拢。
存在因为缺液而形成裂开状,使存在的整体受到分裂的威胁。在农耕社会中,因为耕地缺少雨水的滋润,耕地就会出现干裂的状态。在人们的心理状态中,如果长期得不到成熟的滋润,人的心理状态就会从次成熟向不成熟过度,枯涩就会向干裂演变。运庸会渐渐变为运糟。
人的心理也像土地一般,需要阳光雨露,雨露就是滋润剂,人的心理经常需要利他、升华、悦纳、预筹、幽默、好学、善动和运谐的滋润。在我国实际上还有成熟文化,中华渊源流长的文化中蕴藏着成熟,它是中华民族始终得以长远延绵的神助。在成熟文化中有一股成熟逻辑,它自成体系地让中华民族得到滋润。利他,不仅是利小他,更要十分关爱利大他;升华,让民族的延绵和兴旺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中每一份子的不倦追求;悦纳,和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长相处,何时何地不能找到让自我喜悦的所在;中华文化中有无穷的谐趣,高尚的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使人产生舒心欢悦的文化内容比比皆是,它让所有的难处和尴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幽默所淹没;未雨绸缪,一切上中下悉数在囊中,挥智能解前进途中所有坎坷;好学不倦,把科学日日习来,宇宙皆在心间;动静交替激抑,静为储能,动为挥能,能量守恒,来去自如;好一个圆润、枯涩与干裂,把运谐操持得上天入地,神妙奇撰。
共赢——独赢——全输态度链
运谐包蕴着共赢,就是让所有的对手都获利都取胜,个体经常让自己思念共赢,就能使自己的行动经常导引自己运谐。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间文明,众人幸福,这一切只有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才是牢靠的公平的和可持久的。共赢的理念要植入现代人的心田,要让所有现代人都有这种理念。没有共赢理念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现代人,真正的现代人必须具有共赢的理念。和谐是现代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树立共赢的理念。人们在共赢理念的统率下,实践共赢,和谐自然无声而至。
在过往的历史中,人们歌颂英雄,因为英雄战胜了对手,风光不尽。人们都崇拜英雄,都仰慕英雄,争相以英雄为榜样,学习英雄的思想,唯我独赢,模仿英雄的行动,使出打击对手的绝招。在打击对手的过程中,为了取胜,可以不惜采取任何卑劣的手段。人类进入了21世纪,现代人仰慕的是能够让所有对手都获利都取胜的贤人。人类的命运已经纳入一个体内,那就是共赢的体。在个体心态运作中,处于次成熟心态中的个体独赢还是盈盈于怀,心中老是想着一个人独赢,一个人独揽好处。
听来全输好像没有那回事,其实不成熟心态的操持者却是经常操持着它,运糟总把事情搞砸,搞砸了当然也就输了。不仅自己输,还让别人输,大家都输。大家全都输得好惨是运糟造就的一幅幅生活图景。操持运糟的个体先是想让别人输,弄到后来自己也输了进去,你输,我输,他输,大家输,统统输。输得个精光,输得个山穷水尽。
独赢会酿成全输,独赢的操持会让个体使出无数损招,让别人输,让别人失败,当别人失败后,别人又会想出更为损人的招术来损己,个体在一万个提防中只要出现一次不防,个体就可能在此失败,而且还可能是一次惨败,可能是一次一蹶不振的失败,个体输了。在你输和我输出现之后,在其他时空中出现的独赢又会造成其他很多的你输和我输,从而也就显示了他输。你输我输他输,大家输,全输就这样呈现了。
时代的进步就是更多人看清了独赢的后果,明白了全输的可憎,人们明白了只有共赢才能使人类进入最崇圣的文明,使人类进入理想的大同世界。只有共赢才能保证自己的赢。独赢是不长久的,独赢是孤家寡人,独赢是非常可怕的。独赢者整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中,惶惶不可终日。如果胜者天天过着惶恐不安的日子,这种胜利有何意义。唯有共赢才能让赢的喜悦长期充满人的心窝。共赢已经逐步成为人类的文化,事实上它也一定会必然成为人类的文化。共赢是人类崇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签,是人类崇圣文明手上的一枚大克拉钻石戒指。
融合——杂陈——排异态度链
胸怀融合,宇宙中所有的存在互联互补融而合一,宇宙就是融而合一的整体。个体在其全部运行中,都应该趋融奔合。宇宙原本就是一种能量,即宇宙能量,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自然界中能量的展现为光能、声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和生物能。宇宙中所有的存在全都以能量为中心,自然个体的所有存在也是以能量为中心的。融合就是向中心靠拢。个体心态的融合就是个体心态念念不忘向能量中心的靠拢,个体作为也是时时牢记向能量中心的靠拢。
融合在自然界中展现为有融有合。自然界中的固体受热变软或逐渐化为流体,融化,融解,消融,调和,融洽,融汇贯通,其乐融融;自然界中的合显示为两种存在合二为一,还延扩为闭合,对拢,聚集,合眼,合抱,合力,合办,合股,合资,珠连璧合,神貌相合。
杂陈,乱七八糟地陈放,错杂地陈列或呈现。汉·枚乘《七发》有曰:“滋味杂陈,肴糅错该。”在人们的心态展示上,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乱七八糟地呈现,各展其丑,各显其陋,他们各自独立,各有自己的天下或是小天地。个体心态处于次成熟时,常常会展现为各种意念杂陈,让自身不知所以,无以为择。运庸就在此时掀起波澜。
排异,对非本存在的所有存在都不能一起相共,而且要将其赶尽杀绝。当个体心态处于不成熟时,个体只对自身存在承认其价值,对其他非本存在全都加以否定,不承认它们的存在价值。运糟就在此时上蹿下跳。
运谐的展现,对于当前的所有存在不仅都能承认它们的存在,并都能认可它们的价值,同时都能自然地加以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完整的整体。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谐适因子,它们分属社会上的各个个体,由于谐适因子是由个体所接触的时空种植的,这些谐适因子又可分为两大类:善性谐适因子和恶性谐适因子。个体如果想让自己的谐适因子属于善性的,就该让自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言行趋向善性。在整个人类的社会中,善性谐适因子始终是主流,恶性谐适因子也始终是非主流。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延绵至今的重要因素。
善性谐适因子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它具备融合,它可以包容恶性谐适因子,而且逐渐地加以消融,将其恶性逐渐消除,而将善性逐渐植入。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上能够清晰地读出这些内容。融合是一个极其巨大的系统和作为,它的力量无比巨大,但是它始终是缓缓发力,不显其在。
人类社会向着大同社会迈进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扬起了大旗,融合张开它巨大的胸怀将所有的恶性谐适因子逐渐地加以消融。